两会现场|“小四眼”“小胖墩”太多,代表刘艳建议为中小学设健康副校(园)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因为工作的缘故,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艳曾走访过许多学校,让她感到担忧的是:学校里的“小四眼”“小胖墩”数量不少,还有些老师反映个别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困扰。
在多方调研后,她将一份建议带到了今年上海两会上,希望能在全市层面推进“健康副校(园)长”工作机制,让具有医疗背景的专业人士能进校园,呵护孩子们的身心。
问题:学生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等问题不容忽视
刘艳指出,近年来,全市各级层面的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在“医教结合”工作方面有了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改善学校卫生软硬件建设,积极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等工作初见成效。但是,目前全市范围内仍普遍存在学生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等问题。
那么,为何会导致这些问题产生呢?究其原因,除了学校卫生相关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和学校内保健老师能力水平的不足等原因之外,学校卫生管理的机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广大学校对于学生健康管理的相关工作落实还有不足等有关。
刘艳认为,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创新学校卫生工作机制、强化学校健康管理能力,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优化已有的制度,重新探索构建有效的学校卫生工作机制,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如学生健康工作不尽重视、工作内涵推行不畅、学校卫生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刘艳介绍说,目前,本市相关区以及外省市已有了相应的探索与尝试,结合学校实际,参与学校卫生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工作,如指导学校开展学生视觉、口腔、营养、骨骼、心理健康、健康科普等工作,协助指导校方定期对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进行评估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在学生视力、口腔、心理健康等,社会和家长关注度很高的这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业务支撑和规范运行。
比如2023年8月,闵行区教育局和区卫健委联合发布《闵行区“健康副校(园)长”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试点推进“健康副校(园)长”机制。作为上海市首个大规模试点此项工作的区域,从去年9月起,闵行在第一批74所中小学、幼儿园试点,之后推广至区域所有学校。闵行区卫健委按照就近便利、精准有效的工作原则,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中,推荐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医疗卫生骨干担任“健康副校(园)长”,经社区、学校(幼儿园)双向选择后,确定聘任人选,颁发聘任证书。
刘艳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学校设立健康副校(园)长前,就有了平安副校长,由公安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
建议:副校(园)长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提高卫生话语权
“既然上海和其他省市已经有了他山之石,为何不能在全市层面推广呢?”刘艳建议,由市教委牵头起草制定相关实施方案,鼓励引导全市广大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开展此项工作,聘任专业的医务工作者担任学校健康副校(园)长,并落实好相关工作开展所需的软硬件支持环境。通过这支队伍,有效帮助指导督促学校各年级、各班级与广大师生家长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成长所需的各方面工作。
她还建议,将“健康副校(园)长”工作机制及“健康学校”创建工作一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区教育部门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实施、专业指导”的总体思路,以“医教结合”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学校卫生信息共建共享。学校要将“健康副校(园)长”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安排,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与设施,落实“健康副校(园)长”参加校级行政例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提高卫生话语权。“同时,学校要积极借助属地医疗卫生机构的力量,在校园内有效落实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改善健康环境的工作措施,定期开展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协调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这个岗位不是虚职,也不是摆设。需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各区学校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有效督导学校对此项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刘艳建议,学校要建立“健康副校(园)长”年度工作档案,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过程性监督和记录。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对“健康副校(园)长”工作履行的过程性情况和年度工作档案进行督导,并结合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近视率水平等结果性指标进行考核评价,促使该机制真正“落地有实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