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杲云:黄浦不止有黄河路,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黄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电视剧《繁花》的热播,让全国各地人民知道了黄河路,也让上海的黄浦区“出圈”了。其实,黄浦区不仅有黄河路,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可以供年轻人打卡、发呆、消费的支马路,还有世博会的科创园区。
在今年的两会上,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了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在采访过程中,他邀请喜欢上海的年轻人到新老外滩逛逛,到黄浦安家乐业,完成自己的梦想。
黄浦有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和生活场所
除了最近爆火的黄河路,黄浦区可以打卡的地方还真不少。1月下旬,豫园灯会人山人海,老牌休闲地标新天地更是年轻人爱去的地方。
杲云认为,黄浦是上海的消费中心,这里聚集了上海最时尚的消费区域,无论是南京路一条街、淮海中路,还是豫园等,都是年轻人工作之余社交的最佳选择场所。“比如最近的豫园灯会有很多时尚元素,有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的消费体验和互动活动。而《繁花》的热播又让一些不为人知的支马路有了人气。接下来,我们会挖掘更多的特色支马路,和我们的商圈开展良性互动,让大家来品读这个城市的魅力。”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的爱是始于颜值,忠于内在。杲云自信地表示,这几年,黄浦中心城区的颜值也在不断提升。“这座城要留住青年,就要为青年人才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目前我们的外滩源一期改造更新工程告一段落,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强调要体现上海海派文化的精华。又比如我们打造的南外滩,和大家印象中的老外滩不太一样,既有历史文化的底蕴,又集聚了江南文化的韵味,早在设计规划中,我们按照年轻人喜欢的口味,将这块地标设计成他们理想的聚会休闲的场所。再如我们的新天地,是一个兼具时尚性和国际性的地标,代表了上海的名片。这些年,我们不断优化新天地的环境,和淮海路商圈联动,开展各类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商业活动。”
杲云介绍说,黄浦不仅提供了年轻人休闲娱乐的场景,也正在积极营造年轻人的宜居环境。“近年来,我们在加快人才公寓的筹措和建设。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青年能通过租赁的方式,住得起黄浦的房子,享受这里舒适的生态环境和极佳的公共服务。众所周知,我们的‘一江一河’已经对外开放,高品质的公共环境不断提升,还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未来,我们将加快实现黄浦公共服务的优质均衡,让生活在黄浦的年轻人能更安心地在黄浦工作、生活。”
想要创业工作?来城市最佳实践区
“在大家心目中,黄浦的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专业服务业非常发达,但我认为这些还不够,我们要打造一张新名片——科技创新,这是我们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杲云介绍说,这些年黄浦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创业要靠大量的年轻人参与。“我们希望通过提升产业能级,集聚产业优秀人才,让青年能在这片热土上发挥自己的价值。”
还记得2010年的浦西世博园吗?当年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如今,杲云率领一群黄浦人正化身“剪刀手”将这块“大衣料”裁成最美成衣。
据了解,浦西世博园区东邻黄浦外滩金融集聚带,西侧与徐汇西岸金融城衔接,南侧与世博会浦东世博轴地区、总部商务园区、央企园区隔江相望,是世博会地区最后一片尚未整体开发的区域。浦西世博园区面积1.35平方公里,规划中的中央科创区向北延伸至中山南一路,向东延伸过南浦大桥至油车码头街,园区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包括滨江绿地、文化设施、办公住宅、配套服务设施等功能,未来可开发的经营性地块约51公顷。
在世博会召开13年后,黄浦选择拿出最好的资源,在浦西世博园区落子布局“中央科创区”,这既是完善全市创新空间的重要组成,也是增强全市科创功能的重要举措。
根据“十四五”时期,黄浦正在加快构建“3+3+X”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金融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细分赛道,着力打造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能力突出、创新产业集聚、创新生态优越的国际都市创新区。
“我们将聚焦‘2+1’产业,所谓‘2’是数字科技、生命健康,所谓‘1’是科创服务业。我们希望通过功能布局、环境打造,激发创新的活力。‘中央科创区’的规划设计定位,就是高密度、高混合、高活力,相信未来,一定能吸引众多活力青年来这里创新创业。”杲云寄语年轻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