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丨陈超代表:推进“书香上海”,街镇图书馆是一股力量
2024-01-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提到,在弘扬城市品格方面,要构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推进建设“书香上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陈超说,上海有着良好的阅读基础,目前市、区、街镇共有238个图书馆,推进建设“书香上海”,200多个街镇图书馆通过阅读推广活动的加持,应该发挥相应的力量。

陈超表示,上海很早就实现了借阅一卡通,一张卡可以在200个图书馆借阅书籍,街镇图书馆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但不平衡的问题总体还是存在。比如中国最大的街道图书馆在闵行区江川街道,2023年在江川街道开馆的大零号湾图书馆地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内,前身是江川图书馆,如今全馆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馆内不仅有直播舱、有声阅读、自助借书柜,还有耳机森林、笑脸墙、光影长廊等,在管理方面也有创新,真正服务好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而小的街镇图书馆就几百平方米,基础不够扎实,从服务时间、时长到投入都有提升空间。“建议要在人、财、物方面都有保障,真正发挥街镇馆——家门口阅读空间的力量。”

在夯实街镇图书馆基础、激发力量的同时,陈超还建议应该增加阅读推广活动。全民阅读习惯需要培养,在数字阅读、全媒体阅读和阅读推广活动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陈超介绍,这方面,开馆一年来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做了不少尝试。不久前,《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落下帷幕,为期两个多月的展览选取了上图馆藏汉代碑刻拓片,包括碣石、碑版、摩崖、石阙、画像题字等在内的90件珍拓善本。“展览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参观,很多参观了不止一次,有些观众甚至是从外地赶来。这一年来,上图东馆尝试做了1200多场阅读推广活动,通过讲座、展览等各种形式,激发观众艺术喜好,促进他们翻阅书籍,激活阅读动力。”

作为重要的藏书机构之一,上海图书馆现藏中外文献5700余万册(件)。陈超介绍,随着上海图书馆东馆开馆,7楼的馆藏精品馆成了集中展示部分馆藏历史文献的平台,长期向市民开放。最近,随着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的热播,7楼的馆藏精品馆开辟了“古籍里的中华文明特性”展示区,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为脉络,展出《礼记》《尚书》《论语》《周易》《正蒙》《左传》的珍贵版本。“市民来参观,一来能体会古书之美,同时还能领悟蕴藏在语言文字里的中国智慧。这是历史文脉的传承,也让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从古书中连接古与今,感受别样魅力。”

陈超表示,各级图书馆应该不断探索新形式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激活更多人的阅读动力和阅读习惯,助力构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