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保护方言,是保护我们对家乡的爱与记忆
2024-01-2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电视剧《繁花》的热播,尽显沪语魅力。不少观众发现,沪语版《繁花》更亲切、鲜活,也更能体现浓浓的上海味道。可与此同时,现实中沪语的传承却令人担忧,年轻人不常说、不会说沪语颇为普遍。为此,上海市政协委员沈莹在当前召开的上海两会上提议,从教育入手,通过开设沪语课、组织沪语社团等活动,培养少儿“沪普双语”用语习惯,以保护和推广沪语。

语言是文化载体。一地的语言,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人们要了解某个地方,从方言入手是最为直接便捷的。对生于斯的土著来说,从父母那儿习得的家乡话更是“人生第一课”。有的人早年离乡,一直在异乡漂泊,却始终乡音未改。这是他或她和家乡之间隐秘而坚韧的连接。每个人都是从原乡出发,走向大千世界的,方言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关于家乡的爱和记忆。

这份爱和记忆,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知道根之所系。我们并非悬浮于世,像王家卫电影里的“无脚鸟”那样,只能在空中翱翔,却无处落脚。因此,保护方言是保护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免于无脚鸟的命运。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说,方言也是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差异极大,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性和多元性。而多元共生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永葆活力的秘诀。黄河与长江皆因汇聚百川而成其大,语言也是如此。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方言都对汉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现代以来,一大批作家对于方言的运用,有力地推动了以白话文为代表的现代汉语的普及与成熟。鲁迅作品里时时闪现的绍兴话,张爱玲小说里无处不在的上海话,老舍风趣幽默的“京味小说”,李劼人用四川方言创作的经典之作《死水微澜》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粤语歌曲和影视剧席卷全国,大量粤语词汇进入普通话。时至今日,“埋单”“打的”“搞定”等词早已融入生活,人们日用而不知。可以说,方言的汇入为普通话增光添彩。如果没有方言文化,我们的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乃至严肃文化都将失色许多。

令人担忧的是,方言的保护和传承确实不尽如人意。以沪语为例。沈莹委员调查发现,上海的中小学生使用沪语的比例并不高,即使在家里,也只有3.8%的学生完全使用上海话,38.4%的学生则是普通话和上海话混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上海话等方言进入课堂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地方设置了“地方课程”,目的就是让孩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其中,方言教育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同时,文化工作者也要有意识地用方言进行创作。如果说一种语言的广度取决于有多少人在使用它,那么它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是文艺创作的水平决定的。《繁花》燃起了人们对方言的热情,希望好的趋势能够延续下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周晓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