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陶璐娜:利用“冠军模型”为体育赋能
2024-03-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郭容/剪辑

作为著名奥运冠军,一直以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都十分关注青少年体育的话题。

“我们能不能加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冠军模型’场景应用,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冠军呢?”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陶璐娜亮出了自己的鲜明观点。她举例说,射击项目等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在这些优势项目上,我们已经培养了不少奥运冠军,“他们成长的数据属于宝贵的核心数据,能让我们在青少年体育中利用‘冠军模型’去选材。”

现代科技需要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

陶璐娜介绍说,“冠军模型”又称优秀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模型,随着竞技体育迈入智能化时代,现代竞技体育已不再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单打独斗,其背后更是尖端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大舞台,也是各国科技力量和科技水平的大比拼。

陶璐娜认为,众多高科技手段被应用于运动训练的各个环节,借助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运动员进行综合能力数据评估,对照“冠军模型”进行专项强化,已成为运动员全面提升竞技能力和水平的新路径、新赛道。比如我国著名男子百米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就是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对各环节全方位数据监控,针对问题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全面优化了自身的技术参数和身体素质,成绩迅速跻身世界前列。“现代科技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乃至未来竞技体育的制胜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奥运会连续六届跻身金牌榜前三名,2023年杭州亚运会勇夺201枚金牌,成都大运会取得103枚金牌,均创历史最好参赛成绩。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专门研究制定《科技强体行动计划(2024—2028)》,全面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各地体育院校也积极参与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大学+基地”的办学优势、体育学科集群优势和强大的科研团队人才优势。部分高科技头部企业也主动与国家跳水队等专业队伍开展合作,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竞技体育的跨界合作应用,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陶璐娜认为利用好“冠军模型”的时机已到。因为当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在金融、医疗、零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技术支撑和价值赋能。但她也表示,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冠军模型”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应用,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

建议以“冠军模型”为目标,加大力度进行数据资源布局和储备

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冠军模型”的更多场景应用,进一步开辟竞技体育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赛道,打造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陶璐娜一口气提出了多个建设性建议。

她建议要坚持战略导向,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及地方的体育发展规划中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研发应用和关键性技术突破,将“冠军模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结合的场景应用纳入重大课题、重要事项,从优势项目到薄弱项目、从单项运动到团体运动,以点带面做好各类竞技场景应用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保障,动员各方力量团结协作、集体攻关、整体推进,更好地发挥国家规划政策主导下,多元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她还提出了以“冠军模型”为目标,加大力度进行数据资源布局和储备,“传承与创新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各方面的成功经验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与传承,特别是对奥运金牌项目或取得历史突破项目的系统经验总结。”

她举例说,此前,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东京奥运会,专门成立“冠军模型”研制小组,细化夺冠的各项指标,总结凝练出各项“冠军模型”,并规划了实施路径,最终中国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的优异成绩完美收官。下一步,要在传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加大“冠军模型”的数据收集和转化力度,在后备选材、技能训练、心理测试等各个环节都进行广泛的数据资源布局和储备,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各类场景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支持和鼓励各方都参与研发创新合作。”她还建议,要提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继续加强国内外优秀教练团队、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激发科技助力,提升创新融合的效率和效能。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科技助力的供给主体,以国内“双一流”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是我国竞技体育科技助力的新引擎,国内科技头部公司的参与也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合作机制,在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合理利用各方资源,更好地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动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郭容/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