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回答炸裂,走委员通道的他说:孩子把家里电器拆了,您要高兴才对
2024-03-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有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提问:“哪些特质的孩子拥有科学创新的潜力?我们的老师、家长和社会又该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倪闽景的回答别出心裁又风趣,“取得巨大成就的拔尖创新人才,有的很聪明,有的看上去笨笨的。”整个采访过程不到5分钟,但他却金句迭出。采访结束没多久,“您的孩子把家里电器拆了,您要高兴才对”的相关视频已经在网络上铺天盖地。

给女孩一些科学玩具,她或许能成为居里夫人

今年寒假期间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特别火爆。作为馆长的倪闽景每天都会碰到许多带着孩子来的家长。有些家长问他,怎么样的孩子能够成为大科学家?他的回答是:“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很聪明吗?倪闽景认为未必。他表示,取得巨大成就的拔尖创新人才,有的很聪明,有的看上去笨笨的,但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的特质:第一特别自主,有行动力;第二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形成了超越常人的知识富集和能力特长;第三特别有韧性,能坚持。无论考试成绩好坏,培养这三个素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他介绍说,这些年,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近12年里翻了3倍。大家都很努力,比如全国政协推出了“委员科学讲堂”,许多院士、知名科学家带头科普;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到中小学兼职科技副校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项目化学习爱上了科学。

“未来,人工智能将让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创造力,让每个行业都变得像科技行业。”倪闽景介绍说,所以全球科学教育正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创新来自于多样的大脑和行动,打一场篮球、练一次合唱、做做家务、参加科创比赛,都在塑造我们孩子多样的大脑,增强心力、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在为培养创新人才增加可能性。”

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自己想对科学老师们说:不要光做习题、在黑板上讲实验。实验探究才是科学课应该有的样子,因为动手实验最能塑造科学大脑,产生真问题。

现场,他还手口并用地做了展示,“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当我握紧双拳时像不像人大脑的两个半球?我想对孩子们说:少打游戏多做探究,自然世界远比虚拟世界好玩。”

他还当场在镜头前邀请大家和他一起做个实验:把中指和食指交叉后去摸你的鼻子,“你会觉得自己有两个鼻子,你肯定会很好奇问为什么。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就是科学的开始。所以科学教育不等于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哪怕是农村地区也充满了科普资源,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夜空都是你科学探索的好机会。”

最后,他还有些话要对家长们说,“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光背唐诗,也要读读科普绘本听听科学家故事;女孩不要只玩洋娃娃,从小给她一些科学玩具,将来她成为居里夫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您的孩子把家里电器拆了,您要高兴才对,因为这样的孩子现在太难得了,当然最好在家里弄个科创角,让他(她)尽情地拆玩。更希望大家多来科技馆,科技馆是激发孩子们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金色摇篮。”

不要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倪闽景一共提交了4份提案,其中就有一份是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

倪闽景认为,教育系统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事情,但是许多高校参照清华“邱班”、“钱班”的方式,开始在高中甚至初中招收所谓的拔尖学生,集中举办少年班。甚至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也在效仿集中举办所谓的拔尖创新班,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一方面这种培养方法,从1985年12所高校招收少年班开始,已经证明无法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扩大,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会造成较大冲击,将进一步引起学校和广大家长的焦虑,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及时阻止这种情况的扩大化。

在倪闽景看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是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和培养方法需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只要有适当的方法把这些天才筛选出来,然后进行培养就可以了,但是事实反复证明,只要智力正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小的时候智商超群、成绩出众,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并不多。二是误认为把超常儿童归拢到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够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实际上多年来几乎所有集中培养的少年班、创新班、英才班全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集中培养反而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的多样化环境。学习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大脑,不一样的大脑才是未来创新的基础。培育学生们的创新素养,不是要让学生去掌握十分深奥的创新技能,更不是去搞奥赛。

建议为许多智商平平的孩子造一个科学家之梦

如何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倪闽景给出了多个金点子。他认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逻辑应该是:只有教育创新,才能培养领军人才,才能实现科技的领先。教育跟在人家后面,人才和科技也只能跟在人家后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需要科学教育战略家和架构师,系统构建科学教育的新范式,在思想方法和实践方法上寻找到中国式突破。建议教育部成立专门的攻关项目开展研究。”

“站在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塑的角度,为科学精神的旺盛生命力提供文化土壤。”倪闽景表示,科学教育变革的核心难题是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需要冒尖、与众不同。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的文明,要发挥创新性与包容性优势,在世界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注入科学精神。全球出现过5个世界科学中心,首先涌现的是人文和艺术的创新,包括教育创新。如果只专注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就很难培育出顶尖的大家。建议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需要更加强体育与艺术课程。

他还建议科学教育需要多样化的行动。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学生的大脑更多样化,而不是掐尖培养。多样化的好处是让缺点与错误也能成为资源与优势。建议在学校里建设更多的科技类兴趣小组和创新实验室,在课堂里尝试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和各种教学方法。中考高考需要设置更多样化的评价招生方式,特别要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新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评估办法。

最后,他还建议能加强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协同,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在校科学课程更强调知识性、系统性和基础性,以形成基本的思维能力;校外课程更强调实践性、时代性与多样性,以形成个性与特长。人的兴趣差别实际上主要是在非正式教育中形成的。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不能通过高度课程化的正规教育实现,需要在比较宽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养成。建议规定中小学生,每周都要走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调研实践;鼓励社会开展各种科技类实践活动和比赛。”

“我们要打破科学家神话,让科学回归理性。相比四五百年前科学家不被大众接受,现代社会的科学家是受人尊重的,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他指出,科学发展需要质疑、敬畏而非迷信。如果迷信科学、神化科学家,这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十分有害。对科学家的神化,会让许多人认为科学家都是天才,从而打消许多智商平平的孩子的科学家之梦。建议要大力宣传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宣传科学家的不畏艰险努力探索的精神,而不是神化科学家,“不允许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班,而是对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在课余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宽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