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陆铭:街边店不见了,服务业人员跑离市中心真的是好事吗?
2024-03-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郭容/剪辑

这些年,城市更新的步伐迈得很快,街道变整洁了,城市的街边店消失了。但这样的路真的走对了吗?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打了一个问号。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陆铭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建议给相关部门提个醒,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有互补意识。注重城市品质提升,促进服务供给和需求空间匹配,优化空间结构和密度。

  问题    消费型城市在服务业多样性方面尚显不足  

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消费城市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居民对高品质、多样性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

陆铭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在大城市,服务业已经超过制造业了,但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人口规模、人口流量等,“一方面,我们大量服务业的消费场景集中在中心城区,另一方面,我们传统思维觉得密度是‘坏事’。导致的结果就是,就业场景和消费聚集在中心城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住到非中心城区去了。长此以往会导致供求关系错配。早上这批从业者赶往市区上班,造成大量通勤拥堵,也会造成中心城区的服务业招不到人的现象。”

总而言之,陆铭认为,由于当前以服务业为主的消费中心城市中,就业和消费场景大量地集中在中心城区,降低人口密度的政策削弱了中心城区的消费活力、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创造就业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他举例说,从世界上大城市发展的路径来看,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大城市中心城区均经历了从“疏解人口”向“重聚人口”的过程。这些城市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口重新返回中心城区,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其中东京市中心增加最快。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消费中心城市需更加重视‘在地消费’,强调消费的沉浸感和体验感。”陆铭解释说,服务业的多样性是实现“在地消费”不可或缺的关键。然而,我国消费型城市在服务业多样性方面尚显不足。这一现状,部分原因在于城市更新过程主要由政府主导,规划和管理部门往往偏好统一的街道布局、建筑风貌及店铺样式,牺牲了老城区的多样性。例如,一些街道在拆违整治后,店铺招牌变得整齐划一,外观和业态的多样性均有所下降。同时,新城新区的规划大多采用“宽马路、疏路网、大街区”的模式,也影响了城市的消费活力,“现在的马路越拓越宽,被认为和脏乱差挂钩的街边店被清一色整治,这样会使得我们城市活力有所下降。”

他还指出,目前缺乏对消费城市线上消费、线下体验感和多样性的足够重视,“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流行的看法是将线上线下消费视为简单的替代关系,这一看法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证支持。实际上,线上消费不仅没有削弱线下实体消费,反而通过赋能作用,为后者注入了新的活力。”

  支招    要使城市更具包容性和烟火气  

“我们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助推消费城市建设。”陆铭建议,老城更新和新城提档双轮驱动,强化消费城市的发展动力。即对于老城更新,应通过站城融合发展来提升城市能级和改善民生。将站城一体化开发的TOD发展模式深度融入都市圈轨道交通沿线的城市更新中,重塑城市发展格局,打造“轨道上的城市”。要顺应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加强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向心布局”。要探索实施建筑用途转换,将商业商务办公建筑用于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在集聚服务业就业岗位和消费场景方面对城市发展和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新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完善生活服务配套,优化交通组织等措施,引导人口向新城新区集聚。

他还建议以城市规划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消费城市的包容力。对于大型老旧街区,通过环境改善、引入新产业、提升业态、引入环境艺术等手段,促进消费供给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品质化转变。同时,要考虑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和偏好,注重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包容性。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更新改造一批城中村,使城市更具包容性和“烟火气”。对于公共部门的封闭式大院,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空间开放性,提高内部道路的利用率。增加沿街商业等服务业供应,提升对沿街小商贩的包容性,为他们提供更为广泛的就业空间,又提升城市的服务数量和多样性,更加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我们要强化线上赋能与线下空间体验,增强消费城市的内驱力。”陆铭建议,发挥线上大数据和流量优势赋能线下消费,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新业态。顺应线下消费分化趋势,增加线下具有体验感和互动性的空间供给。例如,在城市内商圈购物中心进行更新时,应顺应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和数字化的趋势,积极打造社交型共享空间和“美食+社交+娱乐+文化”的消费新场景。

他还建议通过构建具有社交属性的第三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吸引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进行内部社交和消费体验。以街区为空间载体,开展开放式街区开发模式。同时,借鉴成都宽窄巷子、大唐不夜城、南京夫子庙、重庆解放碑、杭州湖滨路等地的经验,打造融建筑、院落、砖墙、街道、居民、生活于一体的线下情景式消费街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郭容/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