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金庸,一代人的青春出口
2024-03-11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3月10日是金庸诞辰100周年,各大媒体、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热潮,人们纷纷表达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热爱,以及对“金大侠”的深切怀念。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条新闻引起过关注:上海图书馆发布2023借阅量榜单,显示在成人外借图书中,前六名均为金庸小说,其中《射雕英雄传》位居榜首。

金庸先生逝世已有6年,距离其宣布封笔更是超过半个世纪。然而时至今日,“金大侠”仍是顶流般的存在。一位作家生前身后都能受到公众热捧,可以说了无遗憾,也充分证明他的影响力是广泛而持久的。

复盘起来,金庸的影响力呈波浪式扩展。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先风靡中国香港地区,随后传播至中国台湾、东南亚及北美,深受各地华人喜爱。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金庸小说进入中国大陆,很快迷倒众生。鼎盛时,形成了“有华人处就有金庸”的盛况,“金庸现象”亦成为全球华人共有的文化记忆。

金庸之所以如此有魅力,既与他满溢的才华有关,也是时代使然。金庸想象力奇崛、文笔生动,思想又新颖,与当时香港市民的审美趣味高度契合,这是他走红的基础。同时,金庸学养深厚,其作品深植于古典文化,这对海外华人尤其有意义。例如在海外,金庸小说就是传承华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不少华人家长往往让子女从阅读金庸入手,来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

金庸小说也拓宽了一代人的视野与心灵。作为新派武侠小说开创者,金庸突破了旧武侠的陈词滥调。他的小说,在遵循“邪不压正,正义终得伸张”的前提下,尽量挖掘人性深度,呈现人的复杂性。金庸笔下很少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屠龙者会变成恶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所谓“名门正派”也常有暗黑操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方面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人的多面性表露得愈加明显;另一方面,人们也努力挣脱“非黑即白”的叙事套路。金庸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既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又提升了通俗作品的整体“水位”。至少对受过金庸浸染的人而言,“傻白甜”逻辑不再成立。

当然,金庸作品最吸引人的内核还是自由。悉数他创造过的经典人物,如黄蓉、杨过、小龙女、令狐冲等,都是拥有独立精神,勇于冲破世俗偏见,追求心灵自由的“侠之大者”。

这相当于给广大受制于社会陈规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向上飞升的期望和梦境。我们自然不可能像小说里的大侠那样违背物理规律,在空中自在飞行,但通过阅读金庸小说,观看据此改编的影视剧,我们获得了投射向往的出口。更重要的是,由于金庸小说的普及性,从科学家、大学教授到工薪阶层乃至贩夫走卒,处处有金庸迷,这种消弭了阶层、职业、立场、差异的共同喜好,让我们能从“同温层”中获得精神的慰藉。

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我们怀念金庸、重读金庸,是怀念自由挥洒的青春,也是庆幸于拥有过能激起全球华人共情、共鸣的文化记忆。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