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院士带你探索科学世界,书里书外“联动”科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清晨醒来,你第一眼看到的元素是什么?”今天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来自复旦大学的“布袋院士”赵东元在“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春日场上向台下的青少年们发问。馆外,他所带来的“孔”中的世界则在《多孔王国奇遇记》绘本中生动展现。
如何让科普更贴近青少年,是上海科技馆一直以来所做的探索。让院士所做的研究,以绘本的形式科普给更多孩子,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好方法。
今天,由上海科技馆联合美丽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品的经典儿童读物“院士带你去探索”科普绘本(第三辑)首次发布。而为绘本做“科学顾问”的院士们则在“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中“真人亮相”,带领青少年去探索他们眼中的科学世界,形成了一次书里书外的“穿越”与联动。
在奇妙的多孔王国里,协助介孔王子完成挑战,发现并认识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大放异彩的多孔材料,这正是赵东元院士最擅长的专业领域——解密神奇多孔材料开发与应用,而本来有些晦涩的化学知识在书中人物米娅的历险中,变得有趣又刺激,展现了一次奥秘多姿的《多孔王国奇遇记》。
除了“多孔世界之旅”,也可以跟随考古队文博工作人员,克服水下考古的重重困难,让宋代沉船“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在人体世界,见证免疫系统与病毒的斗争过程,了解到细菌、病毒是如何让人类生病的,并进一步认识我们的身体;或是化身小水滴,穿越河流与海洋,与科学家们一起考察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据介绍,该套绘本继续以科学家报告为内容依托,由“上海科普大讲坛”主讲嘉宾担任科学顾问,更加聚焦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与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培养,梳理100多个科学知识点,并通过对标中小学科学课标,丰富青少年儿童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科艺融合的对比图、立体示意图、科学导图则帮助小读者在阅读中构建科学思维和探究思维,帮助科学启蒙。
上海科技馆另一套优质科普资源《口袋里的大自然》之“典籍里的自然课”系列短视频也同时向公众发布。该系列依托原有的纪录片、4D电影等品牌影视资源,对观众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再进行挖掘创作,已完成5个主题、26集视频系列。“典籍里的自然课”将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挖掘古代典籍、文物中的动物知识和文化,讲述萌趣生动的科学故事,传递科学朴素的生态观念。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他们具有好奇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东元表示。“好奇心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以绘本方式,通过有趣的故事、精美的绘画,对最新科学与技术成果成功进行‘转化’,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起到极佳的科学启蒙效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则这样表示。
上海科技馆“院士带你去探索”科普绘本自推出第一辑起,就得到了读者喜爱,累计销量超过10万册。这一辑更是涵盖生命科学、医药健康、材料科学、科技考古等多个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上海科技馆将继续加快原创科普作品的研发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具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优质科普资源,为青少年科学教育、科创教育赋能。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科创校长空间站首席顾问聘任仪式和联盟校授牌仪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