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派年画月份牌?90后进图书馆讲述非遗雅韵
2024-03-25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什么是海派年画月份牌?所用的炭精粉擦绘技法有何特点?上周末,一场“忆海上繁花旧影 绘今朝非遗雅韵——海派年画月份牌的百年风华”主题讲座上,90后海派年画非遗传承人姜修宜、月份牌画家徐琦遥与来到杨浦图书馆60余位市民分享了海派年画月份牌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魅力。

海派年画月份牌是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艺术,也是上海最有地方特色的出版物。这一画种由清末民初广告年历画发展而来,起源于上海,并流传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它不仅承载了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商业广告的历史,也是民间美术的珍贵遗产。

“月份牌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一些洋行、报馆、彩票庄号、轮船公司便已开始向客户赠送或出售广告画张,这种广告就被称作月份牌,并公开在报上这样广而告之。”现场,姜修宜说起了月份牌的历史,她介绍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月份牌的市场也更加庞大,包括茶行业也发行月份牌作为赠品推销茶叶,她还举例郑曼陀绘制的《滨江德记茶店广告画》,通过画面人物着装特点讲述上海当时的社会审美情趣。

从本科到博士,姜修宜的专业都是设计学,但她从小喜欢绘画,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月份牌,并被推荐进入了市美协月份牌年画传承基地。在坚持学习下,她在2021年成为了长宁区海派年画非遗传承人,主要从事月份牌年画创作。传统的月份牌讲究擦笔水彩画技法,她还现场介绍了具有“嗲、甜、糯、嫩”特点的擦笔技法,“这个技法是用中国画笔将炭精粉擦揉到纸张里,形成画面的明暗效果,再罩以水彩色来完成整幅作品。这个技法特点为甜、糯、嗲、嫩,十分适合表现女性和孩子的肌肤质感。”

有市民提出,如今大家对这一极具“海派”艺术风情的月份牌都不太熟悉,更不用说了解其绘画手法。对此,月份牌画家、装置艺术家徐琦遥表示,她们尝试通过“非遗文化展览+讲座+艺术衍生品+文化空间打造+品牌联盟”等方式,力图突破以往学术性展览的单一性,将沉浸式音乐剧、名家学术讲座、非遗传承体验融合;将月份牌作品展览与公共艺术结合,打造可打卡的实景装置空间等做法,不断扩宽月份牌的艺术边界和艺术场景,让月份牌重拾鲜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