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思政直播课开在龙华烈士纪念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边走边看,边听边讲。这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次大中小学生共同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场清明节致敬先烈的主题活动,一堂连续6年的“红色育人课堂”。今天下午,一堂直播课在龙华烈士陵园开启。
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缅怀先烈、铭记英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龙华烈士纪念馆共建的“红色育人课堂”来到龙华烈士纪念馆,共同开展了一堂“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大思政课”。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庾向芳教授的带领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展与传播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上海戏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理论社的大学生以及部分中小学师生代表齐聚一堂。
行走至烈士墓区,庾向芳与小朋友们亲切互动。“你知道哪些烈士的名字?”……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张亦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祖丽阿耶提·肖克来提两位同学,先后讲述了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的光辉事迹。“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让我们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们手持鲜花,向烈士墓鞠躬、献花。
在无名烈士墓,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雪梅同学为大家讲述为了上海解放牺牲的无名烈士事迹。无名烈士墓后山坡上的雕像巨大的人物身躯,半藏于地下,半出于土面,愤然力举,向着新中国前进!
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讲活了为了新中国前进的烈士故事,“有知”又“有味”,让革命精神“入脑”又“入心”。同学们感触很深,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想。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校长李慧清表示,“‘红色育人课堂’创设沉浸式体验课堂,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深受震撼。大中小学生通过一起讲述革命英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为思政教育赋能。”闵行区明星学校团支部书记王书文表示,现场课堂让参加思政课的学生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个学校一齐参与,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据介绍,今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龙华烈士纪念馆打造“红色育人课堂”2.0版,积极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课程育人模式,通过构建育人主体共同体、课程建设共同体、课程资源共同体等方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今后,学校将充分利用各类实践基地,与中小学一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