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雷雨》北京人艺“飙戏”,其中有一部说上海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今年是曹禺《雷雨》发表90周年,北京人艺即将举行“2024‘人艺之友日’暨纪念《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系列活动”。作为首部受邀作品,宝山沪剧团创新之作——方言话剧《雷雨》,5月17日到19日将率先在曹禺剧场上演。北京人艺素为“京味戏剧”的大本营,此次沪语版《雷雨》北上,也是两种方言戏剧的一次交流。
据悉,方言话剧《雷雨》创排于2022年初,彼时宝山沪剧团正在寻求市场“突围”。而由一家沪剧团去排一部方言话剧,还受到了一定的争议。宝山沪剧团艺术总监华雯当时还是团长,是她力排众议,一定要上线这部讲沪语的《雷雨》。“过去我们总琢磨如何改变沪剧现状,觉得传统戏曲面临时代挑战已经很艰难了,但如今我们或许要直面更残酷的现实——沪语大环境的削弱。要是大家连上海话都不说了,还谈什么沪剧的未来?”
在华雯看来,推出沪语版话剧《雷雨》和振兴沪剧,其实是殊途同归的。话剧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有助于他们看话剧进而对沪语产生兴趣,也只有了解了沪剧、学会了沪语,才有可能对同样讲方言的沪剧有所亲近。
方言话剧《雷雨》首轮演出八场票房持续飘红,之后短短一年走遍长三角演出二十余场。与此同时,剧组还走入华东师范大学,“繁漪”“鲁贵”现身说法教新一代大学生如何咬准“尖团音”,说出一口原汁原味的上海话。去年5月,《雷雨》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三场,让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扩散至全国。
此次能接到北京人艺抛出的橄榄枝,同样也是口碑使然。华雯在接到邀请后也曾好奇:“今年是《雷雨》年,为什么会找到我们?”对方表示,也是口口相传:“听说这两年,上海出了一部讲‘上海话’的《雷雨》,全国很多年轻人都慕名而去,所以就想借着这次机会邀请你们来演出。”在华雯看来,沪剧也好,方言话剧也罢,传播上海声音、传承上海方言始终是沪剧人当仁不让的责任,“能站在北京人艺的舞台,用上海话演一出《雷雨》,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一份荣耀。”同时受邀的还有天津人艺的话剧《雷雨》和山东省话剧院全本《雷雨》。而北京人艺经典版《雷雨》也将上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