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写给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一封红色情书,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6月18日绽放青春
2024-05-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视频

5月27日晚,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之际,作为“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中“文艺影视”板块唯一一部市级重点电影项目,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行“致敬场”观摩活动。    

  ◆ 赓续红色血脉,“电波精神”永存 ◆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解放前夕,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是由上海这座城市红色文化基因孵化而生的一张城市名片。1937年,李白受党组织派遣,赴上海负责党的秘密电台工作。危机重重中,他与革命爱人裘慧英潜伏12年,始终秘密战斗在“上海——延安”的空中通讯线上。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不幸被捕,一句“同志们,永别了!”的电文,敲下用生命捍卫理想信念的大无畏精神。1949年5月7日,李白烈士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上海浦东,时年39岁。20天后,上海宣告解放。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屡次被改编成艺术作品,其中,1958年由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成为影响力极其广泛的中国影史佳作;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突破性的编导创意和优秀的表现力,首演即一炮打响,2019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

如今,上海歌舞团本着对优秀红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携手尚世影业推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携手尚世影业推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又将“采用了部分电影叙事手法的舞剧”变成了“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再度焕新故事表达。

从电影到舞台,又回归电影,“电波”的故事在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上空画出了一道艺术的螺旋,用持续的生命力,记录下一段铭刻历史的英雄赞歌,也表达了电影主创以创新赋能拓展红色“电波”IP影响力的诚意。

记者了解到,美琪大戏院大堂还同时进行了一个小型展览,展出李白烈士家书、“双百”人物座谈会入场证、“双百”名册等珍贵红色文物,吸引了到场观众的驻足观赏。有观众表示,真实历史资料与文艺创作资料同台展出的方式,显示出上海英雄之城对红色血脉的赓续,点题了“电波”精神,十分有意义。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荣誉呈现,上海歌舞团携手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出品,改编自上海歌舞团由韩真、周莉亚担任总编导的原创同名舞剧,由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朱洁静领衔主演,该团原班青年舞蹈演员倾情出演。舞剧电影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著名导演郑大圣担任总导演,崔轶担任导演、总制片人。 

  ◆ 影舞融合,技术赋能新电影表达 ◆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自原创舞剧,是舞台文艺作品创新突破的一次新尝试。记者了解到,此次利用电影手法为“打破”舞台表演的“第四面墙”创造了丰富的叙事脉络。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保留舞台表演的主体呈现外,取景车墩影视基地、进驻LED虚拟摄影棚、选取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实景、排练厅环境等,将故事穿插于“实”与“虚”之间,创新地加以铺陈,同时,全面应用杜比全景声、4K超高清、MOCO(动作捕捉摄影机)、伸缩炮、LED虚拟摄影等技术,新技术、新艺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在文艺创作中得到体现,舞蹈的动人魅力和情节的惊心动魄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具观赏力。

从舞剧到电影,领衔主演王佳俊表示对表演层面的转换过程充满了惊喜,他用“造梦”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它(电影)带我们穿越回了某一个时代的某一个场景,你走过那条街,就感觉自己是那个戏中人了”。

朱洁静则对电影的“真”,也深有感触:“舞剧跟电影有一个很微妙的跨越,我们在舞台上用了很多生活化的表演,但到了片场,这种真切就特别‘落地’,比如摘菜、织毛衣等细节,有了这次电影的经验后,再回到舞台,一定能比之前状态更好”。而从电影中回到舞台,二人都觉得自己经历了成长,对角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对朱洁静而言,“电波”从舞剧走到大银幕,挑战也是巨大的。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去舞蹈化,以戏剧化的表演来重塑角色。“按照导演要求,镜头里融入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而不单单是用肢体去体现角色。这种变化对我们的表演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本片总导演郑大圣,在对展现“真实现场”的艺术思考上,选择在电影中融入若干历史资料片的方式,以一种“偶然插入”的状态呈现,他认为“没有任何形式感抵得过真实现场的震撼力”。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活动举行的5月27日当晚,具有象征意义的19:49和20:24两个时段,浦江之畔的上海地标——东方明珠塔,也以亮灯“发送”摩斯密码“我爱你”、“永远”的方式,浪漫书写一封上海写给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红色情书”。这一别具创意和激情的电波“表白”方式,引来市民和游客热烈“解密”潮,备受瞩目。

活动现场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作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于6月15日进行世界首映,并将自6月18日起全国公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