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比赛前40分钟仍在抢修道具,他带队断崖式领先夺得OM世界冠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2019年,小学五年级的陆羿麟和小伙伴一起赴美国参加DI创新思维全球总决赛,问答环节时,因为一句话被判违规,他们折戟沉沙,最终只拿到了世界第14名。2024年5月,已成为高中生的陆羿麟作为队长带队赴美参加第45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这次,他所在的上海市向明中学头脑奥林匹克社团,以断崖式领先获得车辆类赛题“汽车影院”高中组冠军。这也是中国时隔20年再次夺得OM车辆类赛题高中组世界冠军。
这次圆梦之旅已经过去近一个月,这几天,陆羿麟正在为期末学习忙碌着,而对于未来,他也充满了期待:“大学专业我比较倾向信息专业或材料学,我希望自己以后过得开心。”
【圆梦】
以断崖式领先夺得OM世界冠军
头脑奥林匹克比赛(OM)是一项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本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共设五个比赛项目,每个项目各设四个组别,参赛队需经历“即兴题”与“长期题”两项比拼。
“‘汽车影院’项目,就是讲述一个故事,你进入了汽车影院,成为了电影里的部分,然后完成一系列难题,最后离开影院。”陆羿麟说,这些难题包括了取票、取食物、倒车入停车位以及自选项目等,全部要通过操纵小车完成,而他负责的就是道具,“要确保一切道具的安全、维修和正常使用。”
小车是故事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道具,大头的分数都在小车上。作为小车的设计者和制作者,陆羿麟在道具小车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将小车安全带到美国,他和小伙伴为小车做了保护框架,并用绑带将小车固定在箱子里,但抵达芝加哥后打开箱子,发现绑带全断了,“小车前端的一个支撑板碎了,所以我们一到了美国就开始抢修。”
比赛当天早上7点,陆羿麟和小伙伴们来到赛场,此时距离比赛正式开始还有2个小时。在做最后一遍检查时,他们发现了两个问题:背景板存在气密性和鱼线勾缠问题;小车的一个电机烧掉了。
“鱼线是自选道具里一个拿分点,很有创意性,如果故障了会很遗憾,所以要尽一切可能去抢修。小车更不用说了,是最关键的道具。”陆羿麟说,非常庆幸的是,比赛前团队即兴在另一个道具下方多加了一个槽,把工具都带到了赛场,所以发现道具出现问题后,大家并没有太慌张,拿出工具直接就在准备区开始修。而这也让现场的裁判很是震撼,没想到学生会以这样的方式带工具进来。
“我们用焊枪把电机熔下来,换块新的再焊上去,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互相帮忙,所以修起来还算顺利。”比赛前40分钟,陆羿麟还在抢修背景板,“当时全神贯注在抢修,没感觉到紧张。”
比赛开始后,场上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由于裁判声音很轻,扮演“古怪博士”的李宸韬不确定比赛是否已开始,于是看向陆羿麟,陆羿麟向他点头确认,但这个过程已经算是一个小冷场。“正好我们的表演一开始就是‘古怪博士’突然大笑,前面的冷场和他突然大笑形成了反差,一下子就把现场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裁判也跟着笑了。”陆羿麟说,这个小插曲意外造成了非常好的效果,之后大家的情绪都特别好,非常完美地完成了表演。
此后的裁判问答环节,一向淡定的陆羿麟开始紧张起来,因为2019年那次DI比赛时,当时的团队就是因为一句回答被判为违规,导致分数“砍半”。“这次我们队里,除了我都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新人,而且现场围了一圈裁判,我很担心大家回答问题时出现纰漏,功亏一篑。”不过,让陆羿麟惊艳的是,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大家一点都不慌,很出色得完成了。”
“长期题”比赛结束后,指导教师许颖锋以“机器故障”为由没有透露队伍的得分,只是说“分数不低”,等到“即兴题”比赛前,他才告诉大家,“长期题”拿到了195.01分(总分200分)。这让队员们顿时气势更加高涨,一鼓作气又拿下了“即兴题”。最终,向明中学的总分达到了342.61分(满分350分)。
陆羿麟坦言,作为选拔赛第一名,团队成员对比赛成绩一直很有信心,但能以断崖式领先(比第二名高了18分)夺冠还是让大家很惊喜。“知道分数后,我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无论是2019年的那次挫折还是赛前的巨大压力,一下子都释怀了。”他感慨说,5年后自己终于弥补了遗憾,圆梦了。
【收获】
“e人”队员带动“社恐”队长变开朗
陆羿麟从小就是一个安静、内向的男生,平时“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他可以安安静静在书桌前写几个小时的书法,也可以宅在家里一个星期不出门,喜欢的运动也是骑行这样的个人运动。
“2019年那次比赛失利对我打击很大,本来我就不爱说话,回来后,那个学期的后半程我基本就没怎么说过话,跟同学交流都是拿写字板写字。”陆羿麟回忆说,自己喜欢画画,后来经常背着画板骑行去一些森林、有自然声的地方画画,才慢慢重新开始说话。初中期间,他又参加了两次DI比赛,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出国参加世界赛。
2023年9月,陆羿麟升入向明中学,应聘学校“头奥创新社”,被破格录取。“我不爱说话嘛,所以语言题我都不做,但是即兴题我一个人做了7个人的量,而且是满分解答。”当年10月,他作为副队长,和队长、高二学生叶林科一起选拔队员,并很快组建了7人的OM队伍——除了叶林科是高二,其他6人都是高一。
在陆羿麟看来,这支队伍的每个人都各有所长:葛忆朵、胡明玥绘画功底特别好;陆沛霖表演非常有张力;何飞是典型理工男,负责帮忙小车制作;文职李宸韬负责写剧本,是他的“嘴替”;叶林科艺高人胆大,创意性很强;而他自己动手能力强……整支队伍“要啥有啥”。
在今年3月的第45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选拔活动中,向明中学获得了车辆类赛题高中组第一名,拿到了参加世界赛的入场券。但在确定世界赛能成行的同时,队伍却面临了两大难题,首先就是想方案,重新制作道具。选拔赛时,他们设计制作的背景板、自选道具等都很大,没法带去美国,除了小车,其他道具都要重做,“要有创意、省钱,还要体积小,能通过28寸的行李箱打包带走,这个过程花了蛮多时间。”陆羿麟说。
另一个难题则是人员调整,队长叶林科因为个人原因无法去美国比赛,队伍从7人变成了6人,原本语言题不用上场的陆羿麟不得不参与语言题,在两个多月时间内速成语言题。而更让他“压力山大”的是,队伍里只有他有参加过国际比赛的经验,所以当仁不让成了队长。为了更好地担起队长的担子,陆羿麟专门向叶林科“取经”,结果发现原队长的经验并不适合自己,好在队里“社牛”同学多,他逐渐找到了和同学们的相处方式。
“我很感谢队里的同学们,原本我不爱说话,跟他们讲解都是通过画画,但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从一开始只讲一两个字、大多靠图片,到不用图片、只在黑板上画两笔,再到如今可以直接空讲,是他们的帮助让我有了很大进步,也开朗了很多。”陆羿麟说,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给了自己很多灵感,他有参赛经验,但一些思路也被框住了,而同学们则是什么都感想,有些想法很有创意。“比如,背景板的改良就是他们想到的创意,还有小车的抓手和机械臂,一开始我都没敢想,是他们一直‘怂恿’我才做了,结果效果绝佳。”
【未来】
高二起“主攻”学习期待考上心仪专业
陆羿麟从小就是个“动手达人”,因为对机械感兴趣,他4岁起就开始玩机械结构,五年级就接触了飞行器。虽然目前只有16岁,但他会修汽车、能组装电脑,还买材料自己做过无人机,连电路板都是自己焊。陆羿麟笑称,动手能力强是家里的“祖传技能”,“我爷爷是木匠,爸爸从事信息工作但曾自己做过钢琴,发现我也爱动手后,他就鼓励培养了一下。”
目前,高一的学习生活已经临近尾声,对于未来,陆羿麟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坦言,升入高二后,他们这个团队会把精力主要放到学习上,应该不会再参加OM比赛了,但这次比赛经历大家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成绩在班里不算最好,基本在中游左右,但我们的学习能力都很强,相信通过后面两年的努力会有个不错的结果。”
陆羿麟心仪的专业是信息专业或材料学,为此他选科时选择了物理、化学、地理,“我想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以后会考外地的大学。”他表示,虽然团队里的小伙伴来自不同班级,但大家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7月1日我们就会组织暑期团建,具体干啥还没想好,我们都是随性派,先聚起来再想活动。”
向明中学科技教师许颖锋坦言,整个备赛、比赛期间,团队的状态非常好,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他看来,玩OM的同学个性都很张扬,但叶林科和陆羿麟两任队长通过磨合、协调,把队伍融合得很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这次参赛经历,也将成为队员们以后学习的动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