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上海人27年的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今谢幕,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怀旧
2024-06-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距离6月30日18点上海梅龙镇广场伊势丹百货关门还有最后的半小时,已经在这个商城待了26年的楼管杨国栋忙碌地在一楼柜台间穿梭,认真地做着最后的协调工作。临近收尾,他接待的最后一个客户和他面对面聊起了商场的未来。这个商场见证了杨国栋的青春年华,反之,他也见证了其整个发展历程。“很有感情,舍不得。”

和他一样同样舍不得的还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老顾客们。大雨倾盆也浇不灭他们的热情。他们或举起相机,或在背景板前留影,或者扎堆在特卖区,抢购着最后的打折商品。

18点的钟声准时响起,商场的喇叭里播放着告别语,亦如海报上的广告语一样“一路繁花,感恩相遇”,叙说着最后的依依惜别。

  “我来逛商场的时候,还没有孩子呢”  

手里拎着几个袋子,与其说是专程来购物的,不如说是来怀旧。今天,徐先生带着12岁的女儿凑了一回热闹,来见证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的闭幕日。

“我最早来逛商场的时候还在读中学,那时候还没有女儿。”徐先生告诉记者,今天也是第一次带女儿来逛梅龙镇伊势丹。

小时候徐先生家住静安长宁交界处,长大后他到吴江路小吃街闲逛、到美琪大剧院看剧时,梅龙镇伊势丹是必经之路。“我和太太当年见家长的时候,就在商场对面的梅龙镇酒家。”

住在商场附近新福康里小区的80后居民朱小姐和朋友今天特地到商场打卡。“我家就住在新闸路上,离这里很近,我小时候经常和爸妈过来逛梅龙镇伊势丹,这里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很洋气。当时恒隆广场、中信泰富还没造,上海的百货公司不多,有日本品牌的更是比较少。”工作后,朱小姐花了120多元买了一把日本牌子的遮阳伞。那时大家的工资普遍不高,朱小姐觉得这次消费“比较奢侈”,但也很有面子。

上戏毕业的85后“上海小囡”徐小姐每次到住在静安别墅的同学家玩,就会路过梅龙镇伊势丹,这里也是她较为中意的购物点位。“小时候,我住在西藏北路那里,妈妈经常带我过来,她喜欢买买买。那时候上海的商场比较少,印象中只有锦江迪生、华亭伊势丹等。老牌上海人买东西会选择新世界、第一百货等等。但要买洋气的东西,还是会考虑这里。我们住得近,吃好饭过来散步会途径商场,如今它要关张了,真的有点舍不得。今天是特地过来的。”

记者见到江小姐时,她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正在负重前行。“东西很多,有大件也有零碎的小件,洗护用品、小朋友的梳子、衣服、行李箱等等……”对于这次扫货的成果,江小姐显然是满意的,但又有些不舍。“大丸和高岛屋是后来才开的,我满喜欢这里的许多品牌,都形成购物习惯了。今天我们正好去港汇办事,不是很远,就弯过来看看,送它最后一程。”

在入口处的背景墙前,商场员工渡边正在帮不少慕名而去的顾客拍照。有一名中年男子打卡后匆匆而去,“我不是来购物的,就是来看看它,这么多年了,对它还是有感情的。”

现场,记者还邂逅了一位白头花白的时尚阿婆,她是专程从浦东赶到静安的,“我昨天和今天都来了。这个商场开了27年,我逛了27年。”

  最老的员工在这里工作了26年,依依不舍  

在一台的打折区,醒目的背景墙上写着“2-5折”大甩卖。品牌伞全场对折。“轻质伞只剩这一把了,其余都被挑光了。”顾客王小姐看着最后一把轻质伞,感叹自己没有先下手为强。

带着儿子拎着大包小包的时尚宝妈颜小姐在挑选心仪的帽子。她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楼上的一家美发美容店工作了6年,这里留下了她的青春回忆。那时的自己还没有家庭,也没有儿子。

“我待了7年”“我待了10年”……来到化妆品销售区,柜姐们在紧锣密鼓地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其中一人指了指正在忙碌的一楼楼管杨国栋,“喏,他待的时间最长。”

“商场是1997年开的,我是1998年进来的,在这里整整工作了26年。”1977年出生的杨国栋眼中透着不舍,从保安做起,当过仓库管理员,后来也做过企划等,直到现在成为一名管理人员。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记得商场最辉煌的时候是2008年之前。早期的时候,商场几乎从不打折,很多店是上海首店,梅龙镇伊势丹堪称是上海的时尚标杆。后来,它也会在中庭搞特卖会,现场人山人海,最热闹的时候,场面堪比《繁花》里的场景。”杨国栋透露说,他已经找好了新东家。

根据“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微信公众号,会员卡兑换积分将于6月30日6时清零,预售卡将于6月30日18时终止兑付。随着谢幕的喇叭声响起,五楼会员部的老员工周宇挺和同事们接待完最后一批客户,打算下班。在不远处的鞋类品牌专柜,一群工作人员手捧鲜花在拍照合影。

  商场未来将何去何从?  

开业于1997年6月11日,陪伴上海人27年的梅龙镇伊势丹百货于今天18时完成最后的营业,正式谢幕。进门的大屏幕上还以“#我与伊势丹的故事”为主题向顾客征集投稿。

记者看到,在商场门口,不管是路人,还是慕名而至的顾客都举起手机,留住商场最后的倩影。

那么,梅龙镇伊势丹退场之后的梅龙镇广场,将迎来怎样的新篇章?据静安区相关部门介绍,《上海市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086街坊更新方案》已获批,“后伊势丹”时代的梅龙镇广场将正式迎来扩建升级。根据更新方案,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086街坊由奉贤路-南汇路-南京西路-江宁路围合,总用地面积1.18公顷。此次调整将围绕提升南京西路高端服务业聚集带能级,升级完善南京西路沿线功能业态展开,推动梅龙镇广场更新。

方案中指出,更新后的086-1地块新增建筑量0.71万~1.63万平方米。总建筑高度大于100米,同时增加文化设施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后,将进一步增加办公及文化设施,激发梅龙镇广场商业潜力,助力提升南京西路商圈能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