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话题|复古or时尚,年轻人怎么又开始流行“笨手机”?
2024-07-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你能多久不看智能手机?你每天花在刷手机上的时间有多少?你习惯的是和朋友面对面聊天,还是不断弹出的聊天框?

最近,怀念“老人机”、“笨手机”流行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再次引发热议。年轻人又开始流行“笨手机”了吗?有年轻人说,一直刷手机严重侵占了他们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也有年轻人说,长时间的手机社交让人变得不会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了。于是不断有年轻人开始尝试戒断,把智能手机换回只能接打电话、发短信的“笨手机”。

“笨手机”成新宠!年轻人掀起“复古”潮流

在智能手机遍地开花的今天,一股“复古”风潮正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笨手机”这种曾经被视作“老年人专属”的通讯工具,如今却成了年轻人手中的新宠。

所谓“笨手机”,手机功能单一,几乎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和查地图。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纷纷展示他们“新鲜购买”的“笨手机”。这些“笨手机”外观简约、功能单一,与朋友、家人沟通交流时更多需要短信、电话的形式。不过,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笨手机”拥有更长的待机时间和更简洁的操作界面,而这些特点恰好满足了眼下年轻人对于健康、实用的追求。记者发现,一些年轻人将使用“笨手机”视为一种时尚潮流,以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品味,但更多年轻人希望能为自己节省下时间。与此同时,“发现一直玩手机真的很恐怖”等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掀起热议,收获了上亿浏览量。

记者发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少手机厂商纷纷推出针对年轻人的“笨手机”产品。这些新款手机在保留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符合年轻人需求的元素,如增加音乐播放、拍照等功能。在外观上,这些“笨手机”也拥有了更时尚的外观设计。时隔25年后,某知名手机品牌推出经典机型3210的复刻版,5月以来先后上架四次,均快速售罄。在其旗舰店补货期间,各分销店和二手平台上的同款机型出现了溢价七十到数百元不等的现象。

在淘宝、京东购物平台,诺基亚、天语、金立、纽曼等老牌功能机成了热卖手机机型,甚至还有产品评价破百万条。

在闲鱼等二手网站上,仅需数十元的老式翻盖手机也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年轻人通过更换使用功能极简的“笨手机”,主动地去切割与数字世界的过度联系,努力为自己省下更多的有效时间。

换回笨手机,不少年轻人渴望真实社交

为了减少看屏幕时间,避免沉迷于社交媒体,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流行使用“笨手机”。

据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时,大脑响应区域与摄入致瘾物质的反应一致,显示社交媒体会令人上瘾。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损害心理健康,令人患上“错失恐惧症”。

事实上,“手机焦虑”不是新鲜话题。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等发布的《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有近五成受访者表示,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网友花花表示,一旦刷起手机来,两三个小时毫无感觉,仅仅回个微信就能聊上一个多小时,最近她使用曾经过时的老手机,感觉“为自己节省下了很多时间,这些时间完全可以用来看书、健身”。

网友yoyo则告诉记者,很长时间以来,她对智能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她会经常下意识去找手机,看看有没有新来的短信,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手机电量少于30%就会焦虑。“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睡前的最后一件事都会玩手机,在手机的各个软件之间来回切换,甚至在等红绿灯和上厕所的短暂时间里也要玩手机。当在电梯间收不到信号时,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yoyo说,对于智能手机,她是“又爱又恨”。

和yoyo一样,为了摆脱“手机病”的危害,还有的网友开始四处寻觅“良方”,通过使用自律应用软件等来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好。

采访中,不少年轻人表示,选择“笨手机”不仅是对高科技的反抗,而是对真实社交的渴望。

“通过减少虚拟世界的干扰,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活中去,与家人朋友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市民李丽告诉记者,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她习惯了手机交流,和家人、朋友间的互动都在朋友圈。“后来发现真实生活中的自己,越来越不会社交了,同学聚会的时候也是各自在玩各自的手机,拿起电话来完全不知道说啥。”李丽说,“笨手机”的出现。可以说拯救了自己,鼓励自己回归真实生活,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

“其实,‘笨手机’除了不够智能,还是非常实用的。由于操作简单、功能明确,‘笨手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此外,‘笨手机’还具备较高的防摔、防水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李丽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除了年轻人外,家长群体同样偏爱为孩子购置“笨手机”。有事一样能联系,还可以通过限制数字设备的使用,培养起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社交技巧。“对于孩子来说,‘笨手机’的功能绝对够了。”市民周先生说。

   心理专家:   

“笨手机”走红的背后,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笨手机”,因为功能有限,无法浏览社交媒体,也没有持续不断的通知提醒,让用户可以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但是,放弃智能机,并不是断绝社交,而是告诉手机谁才是主人。

“笨手机”怎么就在年轻人群中火了起来?“对于那些渴望减轻生活压力、寻找内心平静的年轻人来说,‘笨手机’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脱方式。”上海市同济医院精神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刘飞分析称,现代社会节奏飞快,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智能手机虽然方便了生活,但也无形中成为了压力的来源。持续的消息通知、社交媒体的更新、工作邮件的提醒,都在不断侵蚀着他们的注意力和休息时间。

“用智能手机玩游戏也好、刷视频也好,可以短时间迅速抓住人的注意力;但是从长远来看,会让用户很难回到一些相对枯燥的内容中去,进而会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事拖延等后果。”刘飞告诉记者,更严重的是,过多使用手机,挤占工作和生活的时间,会导致出现焦虑情绪,继而更加逃避任务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生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最新的科技产品,而在于如何在科技的帮助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幸福感。

不过,倡导“远离手机”,并不是要彻底摆脱智能手机等设备,而是逐步意识到这些设备对生活的深刻影响。完全放弃手机虽然不太现实,但远离屏幕却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设置手机使用的时间;多一些与朋友或家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通过外出散步或阅读等形式,来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慢慢延长手机不在身边的时间,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年轻人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以更加理智、健康的方式使用数字设备。”刘飞建议。

事实上,年轻人通过使用“笨手机”这种简约的生活方式,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还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系。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顾晓鸣教授看来:“恢复使用‘笨手机’,其实是恢复了与亲友之间真诚的交谈,意味着使用者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和需求,掌控了实际的生活世界,恢复了人与人之间工作、学习、娱乐中间的每一个瞬间,影响到自己的真实活动乃至生命的存在。这也是当代年轻人觉悟和主体性不断提高的征兆。”他认为,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简单的“笨手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年轻人选择“笨手机”是一种理性消费的表现。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用户越来越注重产品本身的实用性和性价比。“笨手机”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赢得年轻人的青睐。而这也提醒了手机商家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