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导盲犬,上海交通做到了吗?
2024-07-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艾米,sit,forward,left……”盲人陆明强手持导盲鞍,牵着他那训练有素的导盲犬艾米,一人一狗已经共同走过5年半。

一个炎热的上午,陆明强在艾米的引导下,从远在浦东惠南镇的家,穿过半个上海,来到位于闵行区的“娘家”——导盲犬训练基地。他们此行有个重要任务——跟随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测试一下上海交通对于导盲犬的接纳程度。

  糖尿病致盲,律师出门遇困难  

“我的棍子放哪儿了?”出发前,陆明强还摸索着找他的“棍子”,他所说的“棍子”,其实是导盲鞍。

导盲鞍是一种专门为盲人设计的硬质鞍具,套在犬身上,通过传导导盲犬的动作和力度,让盲人能够更好地感知路面情况、找到角度和方向。

陆明强是一名律师,2010年时,因为糖尿病致盲,因此,较之先天性盲人,他更加难以适应,眼睛看不见,别说工作,出门都困难。“我的律所离家2公里,我拄着盲杖,经常会走错方向,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陆明强曾经当过刑警,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挺了过来,靠着读屏软件,他继续当律师,接案子,对于有着强烈出行需求的他来说,不能独自出门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直到他遇见了艾米。

2018年,听志愿者说上海也有导盲犬了,他便来了。艾米是基地训练的第一批导盲犬。“当时他们领了3条导盲犬出来,只有艾米跑过来扑到了我的腿上。”仿佛是缘分,从那一刻起,艾米取代了陆明强的盲杖。

经过半个月“共同训练”,2019年1月,艾米跟着陆明强回了家。第一天,陆明强带着它去律所认路,第二天它就认识路了。“我现在每天步行去律所只要半小时。”一种幸福感洋溢在陆明强的眉头。

  导盲犬可以上车,宠物犬不可以  

陆明强看不见艾米的样子,只知道它是一条黑色的拉布拉多母犬,再过4个月就满7岁了。跟陆明强一起生活了5年半,它连南汇方言都能听懂,陆明强家也把它视为“家人”。眼下,艾米就是陆明强的“眼睛”,他离不开它。

只见陆明强用手机导航软件,定位到公交车站,然后向艾米发出指令:forward。记者发现,陆明强走路时会依赖性地贴近艾米,毕竟是狗狗,艾米引导时也会不时受到外界的干扰,对面推过来一辆行李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立刻吸引住了艾米,陆明强收紧了一下导盲鞍,将艾米拽了回来。

走出园区时,需要绕过一只挡路的圆球,艾米“示范”了一下,陆明强立刻心领神会,笑着解释道,“我家那边也有这种圆球,艾米最熟悉了。”

来到公交车站后,艾米便静静地趴在地上。陆明强说,惠南镇那边的公交车刚开始不让他上车,后来知道是导盲犬就放行了,现在驾驶员都知道他,看到他和艾米在候车时,会特意把车门停到他面前。

“来了来了。”听到有乘客在叫,艾米马上站了起来。一辆714路进站,车门离陆明强不远,艾米引导着陆明强上了车,并且找到座位。这时,后面座位上一位阿姨叫了起来:“我害怕的呀。”“放心,它是导盲犬,不会咬人。”陆明强解释了一下。

此时公交车上大多是老人,车厢里没有反对的声音,后排有位阿姨看到艾米还特别高兴:“这是拉布拉多,我家也有。”

“导盲犬可以上公交车,宠物犬不可以。”驾驶员赵力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导盲犬。

  盲人乘地铁,全程“接力”   

上海地铁线路繁杂,有时明眼人都会走迷,更何况是盲人和狗,看看地铁如何应对。

来到地铁15号线华泾西站,有了艾米,陆明强不再需要走盲道,上台阶时,艾米用腿蹭了一下陆明强进行提醒。导盲犬还会乘自动扶梯,陆明强摸到扶手后,一人一狗进了站。

进站后,艾米引导陆明强径直来到服务台,陆明强熟练地出示证件说明情况,站务员打开了边门,询问目的地后,将陆明强和艾米带进了无障碍电梯。下到站台后,站务员引导他们站在候车区。

“我们为盲人和导盲犬提供了爱心预约服务和爱心接力服务。”华泾西地铁站多职能队长周苳表示,“如果盲人需要换乘,我们还会通知其他线路进行‘爱心接力’。”

列车进站后,站务员引导陆明强和艾米上了车并安排好靠近门的座位。地铁乘客大多都是年轻人,他们默默地看着艾米,没有发出声音打扰,远处有个声音在议论:“这是导盲犬。”

车厢里的冷气显然让艾米觉得很舒服,它不再吐舌头,乖乖地趴在地上,陆明强习惯性地伸出一条腿挡住艾米,既是怕它被踩到,也是为了防止它影响其他乘客。

仔细听着地铁报站,到站时,陆明强提前站起来准备下车,艾米迅速找到车门,此时,负责接站的站务员已经等在13号车厢门口,“无缝对接”把他们带到无障碍电梯出站。

“上海地铁的服务是最好的,无论我到哪里,乘坐哪条地铁线路,都能享受到这样贴心的服务。”陆明强由衷地说道,“虽然有的乘客会怕狗,但媒体宣传多了,社会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滴滴不拒载,上线“无障碍出行服务”  

那么,出租车能接受导盲犬吗?记者了解到,由于有些司机会担心导盲犬污染车厢,增加清理难度,所以不愿接受导盲犬上车。出租车一般会接受,陆明强甚至还留了熟悉的司机电话号码,出门前电话预约。但是网约车属于私家车,对于司机是否接受导盲犬并不强制,但服务较好的专车司机愿意接受,快车司机就因人而异了。

陆明强在记者介绍完滴滴无障碍出行服务流程后,通过App叫到了车。滴滴司机顾师傅是一名完成过“无障碍服务”认证的司机,他也是第一次接到导盲犬。

陆明强说,其他携带导盲犬的盲人伙伴已经能够熟练地通过软件叫到车。

滴滴方面表示,近年来,滴滴持续关注残障人士出行问题,在信息无障碍方面,成立联合项目团队持续优化体验,让盲人可以用“读屏”方式使用滴滴叫车。在出行过程中,为障碍用户定制无障碍服务,2020年上线“导盲犬使用者无障碍服务”,该服务帮助携带认证导盲犬的乘客可以找到车、不被拒载、顺利完成出行。目前,该服务已基本实现对全国持证导盲犬携带者的全覆盖,带动295万的滴滴司机主动完成“无障碍服务认证”。

“上海目前在岗的导盲犬只有30多条,所以平时大家不怎么看得到。”随行的国际导盲犬联盟(IGDF)专家级训导师王春笋希望每个人看到导盲犬时做到“三不一问”:不喂食、不打扰、不拒绝,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为导盲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