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江南文化?《江南大义》讲清楚了
2024-07-10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究竟什么是江南文化?这一地的文化何以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研讨的《江南大义》一书从自己的角度对此给出了答案。刚健、深厚、温馨、灵秀被认为是江南文化的四大特质。

上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虽然江南文化排在最后,却是一切文化的“底色”。应该说,正是江南文化孕育了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所以江南文化对上海而言至关重要。由学林出版社推出的《江南大义》就力图从学术的角度,深度剖析江南文化内涵。这也是近年有关江南文化研究比较重磅的一部学术专著。

《江南大义》的主编胡晓明是华师大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明教授虽然是四川人,却对江南一见如故,是全国著名的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在胡晓明看来,江南文化有四种鲜明的特质:刚健、深厚、温馨、灵秀。“看起来很简单的八个字,可是唯一一个能够把这八个字、这四种美,全部都集于一地的,却只有江南。”胡晓明告诉记者,如果将这四个特质分开来看,北方文化也有刚健,历史古城也能深厚,但江南却是“刚健而不失温馨、深厚而不失灵秀”,这份江南灵韵水乡独具的风清和润,温婉灵动,中和了文化的棱角,让江南气质变得独一无二。

《江南大义》是一部既面向大众又具备相当学术内涵的江南文化研究论集,十余位上海各高校学者合力撰写,生动而立体地讲述了江南由古到今的历史变迁,呈现出江南的多元文化魅力。作者以华师大老师为主,遍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各位学者的领域各不相同,涉及江南的方方面面。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良渚稻作文明、吴越金戈铁马、东晋衣冠南渡,也可以看到南朝文采风流、唐人耕读专家、宋元诗画天地、明清城市繁荣与人文渊薮,当然还有近现代的海纳百川开放进取。“江南是中华南北文化千年交融的文明结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地精灵,使古典中国与现代中国脉络相连、精神相通,是蕴蓄着巨大能量迈向新世纪的中国方程式。”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表示,江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传承江南文化,是学者不可忽略的历史使命。《江南大义》汇集十余位学者,从刚健、深厚、温馨、灵秀四个方面,挖掘江南独特丰富的文化底蕴,直通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勾勒出江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有助于关心江南文化传承的读者参考。华师大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则认为,《江南大义》提出了江南的四种特质,生动而立体地呈现了江南由古到今文化艺术的变迁,记录了江南的风土人情,为传承江南文化贡献了一份宝贵的力量,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感受、传播江南的文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