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送到家,同济大学送出0001号录取通知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祝贺你!0001号!”同济大学2024年首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居然是院士亲手送到!在湖南长沙,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亲自为长沙市南雅中学的刘王雨霏送上同济大学本科生0001号录取通知书,这位心怀星辰大海梦想的女孩已通过同济大学强基计划,被海洋科学专业录取,正式成为一名新同济人。
◇ 院士亲手送上录取通知书 ◇
“我想我不仅要去看海,更要去研究它!”刘王雨霏从小品学兼优,也一直对海洋科学专业非常感兴趣,憧憬能够进入海洋科学领域学习深造。她说,相信自己在同济的学习过程中会对海洋有更深的理解,为海洋强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录取通知书里的深海岩芯是从海底钻取而来,期待你未来可以加入深海科学考察队伍中,去搏浪弄潮,去探索未知、神秘的海洋世界。”“进入大学尤其要注重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学会主动积累。”翦知湣院士向学生和家长介绍海洋科学的瑰丽奥妙与广阔前景,还结合自身学习、从教、科研的经验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为学生送上美好祝福。
“强基计划是为了服务海洋强国这样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培养面向未来的科学家,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本科生院院长吴志军现场为学生及家长介绍了强基计划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以及未来发展等,并祝福学生能在同济把热爱真正转化成专业能力。
除了录取通知书里的丰厚好礼,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还为刘王雨霏精心准备了学院大礼包,包括有孔虫水晶模型等颇具海洋特色的定制周边,刘王雨霏拿到后细细端详有孔虫的水晶模型,她开心地表示非常喜欢。
作为给新同济人的第一份“见面礼”,同济大学“新”意叠满、“科技范儿”十足,一份特别的礼物——AI电子录取通知书也送到了她手中。电子录取通知书里有ChatTJ的专属祝福语,有个性定制的AI头像,多种头像款式供新生选择,有亲朋好友的祝福留言板,还有新生报到须知,便于新生全方位了解同济,轻松开启美好大学生活。这份可以永久保存的“电子档案”承载着学校的祝福和希望,带领刘王雨霏和其他新生迈向梦想的学府殿堂。
◇ 通知书上有份来自360万年前的神秘礼物 ◇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同济大学录取通知书更是全新改版,在沿用往年“乘风破浪”的设计主题之外,还创新打造了独具一格的视觉体验,更是为近13000名新同济人送上了一份来自360万年前的神秘礼物。
左右滑动透明护封,录取通知书外壳上的“WELCOME ABOARD”“2024”就会呈现出数码频闪效果,可以交替闪现。乘风破浪的校徽以动态形式跃然于纸上,充满着青春与活力。动态校徽是镭射银颜色,和透明护封组合成套,在不同的环境光线下还能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极具艺术与科学之美。外盒展开后还可以平铺成一张同济建筑地标图,满屏的同济元素勾勒出一份“未来之书”,承载着同济人的“济忆”宝藏。
录取通知书展开后,就能看到同济人最喜爱的同济大学“奥利奥”版校标,其实它还是一枚冰箱贴,同学们可以将它留在家里,世界再大,家都是起点。正本上有来自360万年前的珍贵礼物——由特殊材质制作的“同舟共济”校训。用手轻抚录取通知书,颗粒感的触觉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地球年轮”的力量,这些特殊材质是同济师生于2014年,在中国南海开展深海科学考察时带回来的深海岩芯制作而成,由“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在南海4379米的水下下钻370米的海底深处,取出的深海岩芯。岩芯的主要成分是距今约360万年的新近纪沉积物。学校将岩芯经过精细研磨,运用紫外线固化印刷在录取通知书上。这些用心设计都强化了录取通知书的收藏意义和纪念价值。
今年的同济录取通知书还有“伴手礼”,是一本制作精良的《图说同济 看得见历史的藏书票》,117张藏书票将同济1907-2024的117年历史娓娓道来,书后还留有空白页由新生继续书写,同学们还可以带着它在校园内集章打卡,让这本藏书票成为开启你同济之旅的向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