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各种有趣特色课程,革命老区学子在上海百年老校感受教育魅力
2024-07-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原来生物课还可以这样上!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生物标本!”“原来跟着老师学习,我说法语也可以这么好听!”昨天,来自山西、宁夏两地七所学校的160名学生和20名骨干教师,在黄浦区教育系统“师说”理论宣讲团宣讲员们的带领下,走进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市光明中学这三所百年老校,体验了一天黄浦学生的生活,在知识的交流和文化的碰撞中,感受了一番黄浦教育的独特魅力。

  创新特色课程,用艺术衔接过去未来  

最近几天,首届“志在万里”青少年公益职业体验营正在上海火热开展,在黄浦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来自晋宁两地革命老区七校的师生们,实地体验了格致中学、大同中学、光明中学三所学校的特色课程,并深入感受了“师说”理论宣讲团带来的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

在一曲激昂的歌曲《东方红》中,复兴东路第三小学教师涂诗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王民中学和平峰中学的80位师生带来了《歌声中的历史》,红色歌曲与黄浦的历史渊源交织,讲述着艺术中的红色故事。

“师说”团队一直致力于尝试新颖的教育模式让红色信念“入脑入心入魂”,中华职校的吕娟老师以《良法善治护航美好生活》为题,带领学生们感受黄浦从过去到现在的法治变迁,清晰了“科学立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重要内涵。储能中学的施政和朱怡雯老师带来的《从植物克隆看绿色中国》,则从科技与环保议题出发,让两所学校师生们惊叹连连。

格致创新特色课程立足于百年格致“爱国科学”的校训,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的爱国者、具有科学精神的学习者、具有创新素养的建设者、具有国际视野的践行者”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王镇宇老师带来的《校史寻源》,让同学感受到格致中学作为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中西合办、最先传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的辉煌历史;胡健老师的《Fablab课程》,通过制作创意作品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吴燕老师的《陶艺创作》课,则是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涵养文化审美;赵羽茜老师带来的《绘红致学》以油画赏析与创作为载体,融合党史、校史、乡土历史等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苏添老师的作文课《愿祝君如此山海》,则以文辞与情感连接起宁夏与上海两地学生山海虽远情谊绵长的友情。

  共同守护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  

“这份通知书是学校的文创产品,里面有大同学子自己绘制的大同校景,希望你们即便回到家乡,翻开这份通知书,就能回忆起在大同校园的美好回忆。这份通知书也是一个愿景——期待你们在明年此时收到自己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大同中学的教室里,“师说”理论宣讲团团长、大同中学历史教师顾博凯为一群来自山西革命老区的学生们准备了特别的礼物——一份带有立体校园景色的录取通知书。

为了让革命老区的师生们有一次难忘的体验,大同中学充分依托大同教育集团办学资源,与“师说”理论宣讲团强强联合,推出了初心使命、科学探究、诗意熏陶、体育专项等四个模块的课程。其中,大同初级中学的韦旭老师以发生在黄浦的革命故事为线索,生动展现了黄浦域内丰富的红色遗址遗迹,凸显了学校在馆校合作,开展育人方面的新成果。同样来自大同初级中学的黄莺老师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画入手,向同学们传递中国之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项目化学习、跨学科探究是近年来在课程改革领域两项重要的成果,在大同中学一天的学习中,山西的同学们跟着顾博凯老师在大同博物馆,把“听老师讲”和“我自己想”相结合,沉浸式探究百年大同的发展史。大同中学李樑老师则融通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从校园中发生的趣事入手,将生活中的科学抽丝剥茧展现在孩子们眼前,让他们感悟学以致用的真谛。

第一次接触飞盘运动,让孩子们脸上充满了好奇,大同中学宋词老师和大同初级中学的姜敏杰老师耐心讲解,短时间内就把飞盘项目所运用的技巧传授给孩子们,操场上、体育馆里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生活中怎么能没有诗(意)呢?”大同中学宋士广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孩子们的热议,他告诉孩子们,要用带有诗意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这样才能逐梦远方,筑梦理想。

  活动充实、有趣,体悟音体思政全面开花  

来自“师说”理论宣讲团的老师们,为远道而来的师生们准备了四场高质量的大思政课。

光明中学赵程斌老师在校史馆里为大家带来《红色,光明的底色》一课,通过讲述光明校史和烈士校友的事迹,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底蕴与红色血脉。市十中学的陈正皓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从<长津湖>感悟抗美援朝精神》,通过电影情节和历史介绍,引导学生们体悟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不屈。

来自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的体育老师蒋莉莉,则带来了《走进乒乓课堂 领略国球魅力》,她先在教室里讲述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史以及国家队运动员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然后讲解了乒乓基本技巧,最后带领学生前往乒乓球馆亲身体验运动的魅力,光明中学的学生志愿者们也在一旁担任起陪练。

作为沪上百年名校,外语、艺术都是光明中学的特色学科。在语音教室,法语教师龚益婧为师生们呈现了一节《浪漫风情法兰西》,教授了简单的法语词汇和日常用语,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法语的美妙之处,同学们还通过耳机与麦克风进行了简单的法语对话。日语教师全中元则在录播教室给大家上了一节《跟着文字去旅行》,他通过介绍汉字与日文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们体验了日语书写的过程,引领他们自己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

体验了一番外语学习后,艺术老师周磊给孩子们带来了《古调今弹传非遗》,他通过演奏古琴和琵琶,让学生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学生们来到了生物实验室。实验室的外墙陈列着大量的动物标本,当得知是光明中学师生的作品后,同学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生物老师李丹指导大家使用电子显微镜,查看装载各类细胞的拨片,一起《探寻皮肤的秘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