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消防员用汗水铸就“火焰蓝”,彰显青春担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常鑫/图、视频
在申城,有这么一群人,即便在盛夏依然坚持训练,只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目标,只为在危急时刻能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00后张桂友正是其中一员,他是杨浦区内江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队的一名消防员,连日来参与夏季训练。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张桂友说,“今年是我入职的第2年,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虽然夏季训练带来不少挑战,但也让我不断挑战极限,提升自己的抢险救援能力。”
盛夏训练不惧“烤”验
磨练意志提高战斗力
上午9点许,在训练场地,张桂友和队友们穿着训练服,开始技能训练——挂钩梯训练。举梯、抛梯、架梯、爬梯……张桂友举起6米拉梯跑到训练楼前,几秒内,一套动作一气呵成。完成一遍后,他的蓝色短袖已湿透。这是一项基础且至关重要的技能,要求消防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拉梯、攀爬等一系列动作,检验的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快速实施外部登高、开辟救生通道的能力。一个训练项目刚结束,另一个项目接踵而至。
甩带、拉带、接口、接枪,开展百米铺设消防水带训练时,张桂友动作干脆利落。“通过训练,避免水带打卷、水带不直等现象。水带铺设是消防员灭火救援实战中的基础技能,我们要更快更顺畅地铺设好水带,这能够直接提高灭火作战的效率和成功率。”张桂友介绍。
训练时,虽然张桂友已大汗淋漓,但他没有因为天气而有丝毫怨言。对于消防员而言,夏季训练期间,消防员会将训练时间前置,早上5:30起床,5分钟后进行户外跑步3公里,随后开展训练项目,比如攀登6米拉梯、攀登挂钩梯和水带铺设等。
在记者现场采访时,张桂友没有接到处置任务,“这肯定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很安全。”谈及夏季训练,张桂友说早已习惯,“天气确实热,但我们每天还是坚持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战斗力。出现危险时,哪怕快一秒,在实际救援中就能够尽可能地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在夏季环境下,更能有效提升耐力、意志力和业务素质,让我们在面临高温火情时保持镇定。同时,我们也备有避暑饮料和药品,避免中暑。”
化身火光中的逆行者
青春无畏守护万家灯火
在没有出警任务的时候,张桂友专注于各类训练;而当火情来临时,他不惧危险,逆行而上。大火无情,面对熊熊烈火浓厚黑烟,没有天生的“超级英雄”,只有一位位不惧危险、逆火而上的消防勇士。
让张桂友印象深刻的是今年5月参与灭火的一起办公楼火灾。现场黑烟滚滚,炙热的气体扑面而来,他和分队长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当时火灾发生地在13层,已有第一批消防救援人员到达,我和分队长作为第二波救援力量迅速赶到现场。我和分队长一路从1楼爬楼梯到13楼,随后马不停蹄地寻找水源、输送水带,进行开窗排烟工作。当时虽然燃烧的面积不大,但是由于屋内有大量易燃物,形势非常严峻。”
在消防员的齐心协力下,火势成功扑灭。当张桂友脱下装备时,脸颊都已被浓烟熏黑,隔热鞋中的汗水和降温喷的水已经能盛满一个碗。当问及在形势严峻的火灾现场,如何长时间坚持时,张桂友不假思索地说道,“一方面,这和我们平时的科学训练培养的体能和意志力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我们有模拟高温以及体能方面等多种训练。另一方面,消防员在现场有种使命感,不会想很多,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灭火,守护市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张桂友来自河南信阳,谈及为何想成为一名消防员时,张桂友说这和他初中的一位体育老师密不可分。这位老师曾经当过兵,课余聊天时,常说起消防员守护人民群众平安的英雄事迹,这在张桂友的心中埋下了成为消防员梦想的种子。因为怀揣着梦想,希望来到更广阔的平台,张桂友报名国家消防员招募,2022年来到上海如愿成为一名消防员。
因为训练认真、成绩优秀,张桂友的队友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六边形战士”。他曾多次获评新训点“全优队员”,荣获上海消防救援总队第五届“入职教育训练全优队员”及荣誉金腰斧,以及杨浦消防救援支队第十七届消防体育运动会攻坚组小组项目第一。
使命不变,忠诚不改。张桂友是上海众多青年消防员的缩影,一代又一代像张桂友这样的消防员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守护着城市。消防员们时刻待命,他们整齐划一,他们训练有素。他们在,市民的安全感就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