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科创氛围、激发科学兴趣,高中生暑期社会实践走进科技园
2024-07-2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眼下正是暑假,各种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最近,环上大科技园就迎来了一群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兴趣的高中生,在为期两周的挂职锻炼中,他们不但在科技园亲身体验科创氛围,还与大学教授面对面交流,了解前沿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为了让中学生把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岗位实践结合起来,每年暑期,宝山区都会组织优秀高中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家单位也都积极提供岗位让高中生们实践。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共青团宝山区委员会、宝山区教育局、区学联组织了全区范围内10多所高中的70多名优秀高中生参加,宝山区党建服务中心、宝山区少年宫、环上大科技园等20多家挂职单位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众多实践岗位。

来自上大附中的倪清怡、黄诗妍、赵芊虹、李克洋和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宝山校区的李牧同学,参加了环上大科技园的暑期挂职锻炼。作为本次挂职计划的带教老师,环上大科技园副总经理吴斌给同学们介绍了环上大科技园的建设背景、建设情况,并为同学们辅导了高中阶段的第一堂创新创业课。

为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感受大学学术氛围,增强实践能力,挂职锻炼期间,相关单位还安排高中生们参观了上海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由机械专业的研究生为大家讲解电子狗、外骨骼仪器。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考察学习了智能农业设备、智能核酸检测仪器、智能快递分拣设备等智能制造设备研发成果。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彬给高中生们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及工业4.0发展目标。机自学院的研究生则给大家带来了AI大模型应用的科普讲座,并通过《流浪地球》《环太平洋》等电影生动有趣地讲解外骨骼机械的应用。

“走进机自学院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成品,它们或灵活舞动,或精准作业,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赵芊虹同学说,金矢机器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展现了机械与电子技术的完美融合,更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无限可能。“在学长的讲解下,我了解到这些机器人背后的技术原理、研发过程以及未来应用前景,心中不禁对科技的力量肃然起敬。”

在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同学们学习了3D打印等机械的工作原理,亲身体验了智能制造概念验证过程。为了近距离了解概念验证中心的运作,同学们针对无创血糖仪和微型逆变器等概念验证项目,从项目背景、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对在验证项目进行了课题研究,与创业者面对面访谈交流,完成了近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同学们还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项目团队面对面交谈了解项目发展最新进展,亲身体验了创新创业,了解到创新创业并不遥远。

“这次暑期实践,我有幸深入了解了环上大科技园,这是上海第一家、也是拥有13个基地的大学科技园。”李牧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大学科技园不仅是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更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参观3D打印机、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时,李牧对自己未来想从事的专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参观之后,我对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体验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决心。”

“在环上大科技园的两周社会实践,对我而言是一段宝贵且难忘的学习之旅,更激发了我对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思考。”赵芊虹同学表示,在这片汇聚了科技创新与智慧火花的园地,自己深切感受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联系。“每天,我置身于前沿科技的氛围中,不仅亲眼见证了科研项目从理论构想到实际应用的转化过程,也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她坦言,将以此次暑期实践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去,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