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流行乐爱上中文,这位全程说中文的法国老师博得阵阵掌声
2024-07-2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巴黎奥运会如期而至,今年也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从巴黎到上海,法国小伙在上海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见闻?在最新一期的徐汇“汇论坛”上,嘉宾之一的交大中法学院数学教师伯涵峥专程从法国飞回上海,讲述自己与上海的不解之缘。因为太过逗趣,整个分享过程赢得了阵阵掌声,笑声不断。

说到法国,你们立刻会想到什么?浪漫、埃菲尔铁塔、塞纳河、凯旋门、巴黎圣母院……最近,还多了一个词——巴黎奥运会。

在76期汇讲坛中出现了该论坛第一位外国嘉宾的身影,他就是交大中法学院数学教师伯涵峥。从小生活在巴黎的他小时候觉得中国是奇妙又遥远的地方,只能在新闻里看到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的画面。在法国就读工程学校时,他邂逅了一些通过中法交换项目到法国求学的中国同学。“和他们交流后,我第一次发觉中国原来离我那么近,就想要不要去中国感受一下。”

很快,伯涵峥就通过所在学校和同济大学的交换项目来到中国,有了中国初体验。他在PPT上分享了自己的第一个签证还有同济大学的学生卡。“非常宝贵,我终于有了在中国的身份。”

除了上海,他还去过其他城市旅游。由于刚刚开始学中文,过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他才能看懂地图的路名和菜单上的菜名。半年后,他在同济的交换项目结束,回到法国后,下定决心要把中文学好,希望未来能和中国人直接交流。

伯涵峥有一个神奇的爱好——写歌词。在读博士期间,倍感研究数学公式无聊的他爱抄写自己喜欢的中国现代流行曲,用来解压。尽管迄今他还是有很多字不知道怎么念。但他觉得那些歌词还是“很有魅力和吸引力,给我动力更加努力学习”。

也许是因缘际会,2018年他再次回到上海,报名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暑期班。起初,喜欢四处玩的他和同学们经常交不上作业。班主任周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之前自己带过的学生们的例子,让大家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也让他的中文愈发精进了。

现场,伯涵峥还晒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照片,在那里不仅可以上中文课,还可以学习各种中国文化,比如书法、礼乐等。上了三年课的他还拿到了最后一个年度比赛的一等奖。

毕业后,他选择回到上海,在这里的高校当一名数学老师。“现在的老师不好当,一个不留神,老师的各个表情会被做成表情包,我在上课时需要注意不要做出奇奇怪怪的表情。除此之外学校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可以参加的活动非常多,比如我莫名其妙就被安排到一个话剧里,大家盛情邀约,我难以拒绝。我喜欢跑步,经常参加学校里的跑步比赛。还获得过上海市第九届教工运动会田径比赛的名次。”

最近,他还爱上了现在大火的CityWalk,在行走在街头巷尾的过程中,伯涵峥表示,上海和巴黎或者世界上其他著名城市没有任何差别。“有一些法国人问我,你喜欢跑步,你在上海有地方跑步吗?气氛怎么样?我觉得他们对上海的印象还是十几年前的。这里变化非常快,对跑者非常友好。CityWalk的路线也很多元,比如喜欢历史的就可以参加历史路线游,喜欢美食咖啡的可以安排一场美食版CityWalk。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徐汇滨江,环境很惬意。这是我选择在上海生活的理由。”

现场,他还晒出了一张身份证,引来大家笑声不断。“你们不知道吧,外国人也可以有身份证的。这个身份证号和中国人的身份证号一模一样的形式。开头是城市,后面有自己的生日,然后有一个序列号,现在我们也可以享受一些中国人享受的服务,比如说坐高铁刷身份证,不需要再通过人工通道,生活方便很多。”

在伯涵峥看来,满足条件的外国人才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可以在这边有越来越好的、越来越方便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去年,我还参加过徐汇区人才峰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次活动,让我了解到现在徐汇区的人才项目和政策。”

谈及现在尝试的和中法合作有关系的项目,他透露说,自己目前跟一个小团队在江阴已经开始了一个创业项目,涉及AI功能的机器人。希望中国成为自己梦想成真的起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