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科创谷正式启动,首期产教融合专项发展资金规模达10亿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
7月30日下午,上海农业科创谷正式启动,2024上海农业科创谷推进会举行。大会以“凝聚科创力量 共塑农业未来”为主题,来自涉农领域的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行业大咖、高校共聚一堂,带来新观念、新思路的碰撞,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聚焦四大领域
布局“1+N+X”空间格局
据现场发布的《上海农业科创谷总体规划(2024-2035年)》,上海农业科创谷主要聚焦核心种源、生物合成和基因技术、植物萃取、智能设施装备四大领域。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奉贤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合力打造,聚焦“科技+服务”,致力于成为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农业硅谷”。
核心种源方面,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开发、精准智慧育种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关键环节,打造种源农业“BT+IT+AT”产业服务平台。生物合成和基因技术方面,聚焦创制工程微生物、新型模式生物、创制供体生物等生物基因产品,打造中国农食生物基因科产创新平台。
植物萃取方面,聚焦植萃适用性品种培育、细胞工厂高效培养、智能萃取工艺研发等产业关键环节,打造中国植物萃取科产创新平台。智能设施装备方面,聚焦农业核心算法、农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农业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打造农业智能设施装备科产创新平台。
同时,上海农业科创谷布局了“1+N+X”空间格局。具体来看,将打造1个农业科创策源核。以推进会所在的上海农业科创谷大楼、上海市农科院以及周边区域作为科创谷的核心区,打造南上海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打造N个新质产品制试区。以东方美谷(化妆品)、南桥镇(生物制品)、金汇镇(健康食品)、庄行镇(智能装备)等,承载新质产品试验功能。打造X个科技农业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市“X”个科技农业示范点,承载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生产、销售等。
此外,科创谷集聚科创要素,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计划重点导入一批功能性服务平台,为入谷单位提供服务。
例如,与上海交易集团合作,引进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发展。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合作,引进中欧地理标志跨境平台,推进中欧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正大集团等链主企业合作,引进上海国际农业科创产业化研究院,嫁接优质资源,实现产业深度融合转化。与长三角各大学大院大所合作,引进科技创新联盟,推动科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享受多重政策
首期产教融合专项发展资金规模达10亿元
同时,在叠加实施临港自贸区新片区政策、张江高新区政策、“五大新城”等政策的基础上,还为上海农业科创谷量身定制了专项政策。
例如,设立了产教融合专项发展资金,首期规模10亿元,用于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项目引育等。设立了产教融合投资引导基金,设立5亿元规模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专门投资科创项目。同时,支持科研创新,在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方面,单个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
支持人才项目引育。对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杰出人才团队项目,给予单个项目1000万~2000万元资助,对聘用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50万元资助。给予空间支持,保障科研创新空间载体资源,经审核,单个项目予以三年租金减免。给予人才购房优惠,支持人才在奉贤定居购置首套房,可以优惠价申购人才房1套,或申请40万~80万元不等的货币补贴。
另外,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在现场揭牌。据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张文斌介绍:“新成立的农村产权交易所将在交易规则、信息发布、结算、监管及服务等六个方面进行统一运行,将为优化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时也为农业科技要素进行转移和转化,包括农业技术、农业专利等进行流转交易赋能,助力其转换为现实生产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