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灾难救护》教材编辑启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地震、海啸、火灾……面对各类灾难救护,医院责无旁贷。为了提升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专业救援队伍的建设、完善灾难救护体系,8月2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正式启动《灾难救护》教材的编撰工作。
当天下午,《灾难救护》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举办,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张亚妮,以及来自北京友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20余家医院的专家齐聚一堂,对这本教材的编撰工作出谋划策。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承担着大学教学和教材编写等任务。医院的《灾难护理学》专业课程还入选了大学的精品课程,申报了上海市的重点课程。
本年度又再次立项了大学《灾难自救与互救》本科通识课程。此次编写《灾难救护》教材,不仅要涵盖基础的生命救援技能,更要融入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国际救援理念和实战经验,确保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力求让每一位读者,无论是专业救援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能从中获益,有效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这本教材的内容设计精准对标了我们的两类教学对象,做到既能实现对医学生的专业救援知识的教授,又有针对非医学类高校学生及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及宣传,同时又融合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相关内容,是一本及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张亚妮教授表示。
作为国内首家医务人员上直升机参与救援的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拥有汶川地震、武汉疫情救援等救援经验,可以说医院无论是在院前急救还是灾难救援方面既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又有丰富的救援经验,同时还有多年灾难教学经验及成果的积累。“基于此,我们有信心不断提升灾难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涵,把灾难教学课程打造成国家的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禹宝庆告诉记者。
此前,由市七医院推出的《灾难护理学》专业课程已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将致力于灾难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内涵深化,把灾难教学课程打造成国家的一流本科课程。
与会的众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愿意发挥各自专长,共同为这本教材的编写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