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在这个“热辣滚烫”的夏季,怎样为人们送清凉?
2024-08-0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此刻,上海的气温正向预告的39℃进发。此前上海已经连续4天拉响高温红色预警,昨天更是达到了今年截至目前的最高气温40.4。在这个“热辣滚烫”的夏季,我们向仍坚持工作在第一线的劳动者致敬,同时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增强劳动环境的降温营造,提升公共场所的社会关怀,应该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

昨天在高温红色预警之下,位于金山区的花开海上生态园宣布他们的“花开海上生活节”暂停,引来一片点赞。的确,面对毒日的炙烤,没有什么比暂停户外运动,避免让人们和高温“硬碰硬”更能解决问题了。虽然生活节暂停举办,会给主办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会打乱一些游玩者的休闲节奏,但却避免了公共危害事件的发生,保护了市民的健康和安全,这是值得称道的。

防暑降温年年讲,也年年做,但过去有的时候会流于形式。网友调侃一些单位年年都是“防暑三件套”——风油精、毛巾和汽水。但是真的暴露在酷暑之下,面临中暑威胁的时候,这“防暑三件套”未见得能发挥什么作用。所以在极端高温之下,切实地为一线劳动者,为这座城市的老弱病残幼群体“度身定制”防暑预案,增强科学防暑的技术能力和技术设施,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

前不久长宁区对在酷暑中奋战的环卫工人的善举,体现了城市关爱。在给环卫工人准备饮料、遮阳帽、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物资的同时,他们引进了一批环卫车辆,大幅度提升酷热天气中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冲刷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与其仅仅是给在烈日下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喝冰镇饮料,不如让他们暂时在室内休息,让机械设备多多为人服务。这才是真正的防暑降温,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而在一些公园的跑道上我们也看到,每逢正午和下午,都有保安师傅在巡逻。他们的一个职责就是,提醒那些顶着烈日跑步健身的人暂停他们的运动,在这个暴热时刻,没有比避暑更有益于自己的健康。

老人和孩子是这场罕见的酷暑中最薄弱的群体。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他们这些天生活得怎么样。老人,尤其是那些独居的老人,家里的空调有没有开启?孩子,有没有依然在烈日下疯玩嬉戏?有没有为了一时凉快就跳进野河里游泳玩闹?这些都是居委会、学校、家长应该关心的事。虽然具体而繁琐,但是极其必要。

极端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其实也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验。“城市治理现代化”绝对不是一句口号,它具体、细致、走心。只有将防暑降温工作走深走实,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推进一系列真正让人舒心的措施,我们的城市才会得到更多的爱,“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才会真正变成现实。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周晓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