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实事项目提前出成效,本市733座环卫公厕完成适老适幼化改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2024年,“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继续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截至7月底,全市16个区累计完成733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完成任务占比达61.1%。其中,静安区、松江区在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已全部完成年度改造任务。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完成12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
根据标准,本市环卫公厕被划分为配建有第三卫生间、未配建第三卫生间以及简易活动式三种类型,并针对以上三种类型进行规范,共涉及通行安全、助力行走、自主如厕、服务优化等4大类具体内容。
静安区目前区内5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已全部完工,提前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在金融街中心公厕,有限空间植入了全龄友好理念。适老化适幼化厕位内,在成人坐垫圈上叠加了儿童坐垫圈,并提供儿童踩脚凳,方便儿童如厕,同时安装无障碍扶手,也方便老年人起身和坐下。转角处的墙体加装了阳角防撞条,避免儿童因磕碰受伤。每个厕位配置紧急呼叫系统和计时提醒系统,保障市民如厕安全,管理员还可通过“夜策”APP与现场增设的智能监管设备之间联动,提高夜间如厕的安全性与响应能力。
徐汇区宛平南路869号公厕,在对内部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的同时,对公厕外观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与周边的宛平剧院融为一体。折扇似的波纹穿孔板,仿佛为建筑穿上一层外衣,半透的白纱既体现海派摩登的精致,也使建筑整体变得更加流畅,将城市街区风貌与设施人文有机融合在一起。改造后的公厕内部通行通道、每间厕位都配备了无障碍助力扶手,墙面、地面的双重导引系统,内部风车形的经典构图既增强了入口的形式感,又让公厕内部流线更加清晰分明。
宝庆路17弄公厕地处热闹的衡复街区,紧邻五官科医院,每日人流如织,多样化如厕需求较大。通过此次提质更新,占地仅17平方米的宝庆路公厕,设置了3处通用厕间和1间小便间,最大化利用了厕位的通用属性。公厕的无障碍间还贴心的设置了小朋友使用的马桶座圈和踏板,通过修建斜坡、安装自动门、提供声音提示等措施,以消除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如厕障碍。优先满足无障碍使用的同时,贴心的设施装配也力争满足多样化的友好如厕需求。
浦东新区乘“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之风,打造“居家式”如厕体验。如杨高北路424号公厕,在充分听取市民的改造意见后,安装了自动移门、智能冲水设备、高低洗手台盆等设施设备,公厕焕然一新的同时也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如厕需求,周边居民纷纷对公厕的改变表达了赞许。
松江区沪松公路沈砖公路口公厕位于沪松公路交叉口,人流量大,结合市民需求,通过合理布局空间增设第三卫生间完善功能设施,解决不同群体如厕问题。公厕内除配备适老化适幼化设施外,安装有空调、空气净化机等营造清新空气环境,还布置张贴装饰画、儿童贴纸等美化空间、营造氛围,公厕大厅设置了休息沙发和书报架,供市民歇脚休息。
据悉,根据本市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的三年总体目标,2023-2025年期间,将对全市具备改造条件的环卫公厕全部完成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2023年已完成改造227座,2024年计划完成改造1200座,2025年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环卫公厕实现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全覆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