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服务热线|小酒馆成上海夜经济新宠,秩序与活力如何兼顾?
2024-08-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在整个巴黎奥运季,三五好友结伴去小酒馆里看比赛,成为这个夏天最潮也是最燃的消夏方式。今年暑期渐入末段,忙着户外消夏的人们纷纷结伴出动,在小酒馆BISTRO里打卡“日咖夜酒”都市夜生活方式。而随之而来的噪音污染、外摆位占道等夏令难题也成为核心商圈的“隐痛”。小酒馆新业态能激发商业街区活力,与旧社区老居民的生活秩序如何达成平衡,亟待更好的破题思路。

  现场    城市烟火气背后,藏着商圈治理难题  

上海“巨富长”、酒吧一条街158found,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成为上海很多年轻人宵夜看比赛的好去处。“聚在一起看比赛有氛围,同时社交娱乐两不误。”一些年轻的上班族如是说。下班之后,特别到了周末,记者发现,在黄浦区的“巨富长”沿线、复兴公园INS乐园、淡水路、徐汇区的安福路等地,小酒馆林立,支马路上新兴业态串珠成链。一到夜间,街道上人头攒动,一派热火朝天。

炎炎夏日,本就是酒吧最热闹的季节性消费高潮,同时叠加奥运季,深夜和凌晨进行的热门比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聚在小酒馆里看比赛。年轻人血气方刚,喝了点“小酒”,很容易因为一点点小事“上头”,街区治理方面“次生”隐患也就水涨船高。

周五晚上9点半左右,记者沿着淮海中路拐进附近的支马路成都南路,一路向北,到达158found,沿线小酒馆不少,有些马路狭窄,一两人并排也显拥挤的区域,依然有些年轻人搬出了露营椅,在街边一起“嘎讪胡”。有的小酒馆,虽然没有设置外摆位,但是酒馆里传出的音量较大。有些沿街商铺的楼上就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原住民”居住,他们通常休息得很早,显然会受到一定的噪音干扰。记者询问了一位正在门口纳凉的大爷,他对此也很是无奈,说是已经习惯了。

深夜时分,陆陆续续有一些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入158found,聚在一起看比赛。好在这里附近有成片的绿化带,隔绝了不少噪音污染。而一些极端情况下除外,去年11月1日晚,1.93平方公里街区,大量coser装扮的年轻人涌入这里展开庆祝活动,瞬时涌入了十几万人,也给附近街区管理、人员疏散造成不小的压力。

  街道治理    警情投诉稳步下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瑞金二路街道以其独特的风貌特色和街区魅力吸引了众多新业态入驻,随着夜经济繁荣,“白咖夜酒”的新生活场景让这里成为了“夜上海”的热力聚集地。然而,业态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街区“新烦恼”。小酒馆夜间经营带来的喧嚣、背街角落的卫生问题、酒后“上头”的街头矛盾等,都影响着这片传统居住社区的宜居度,逐渐成为横亘在社区居民与经营者之间的一道隔阂。

面对新业态与老社区之间的共生矛盾,瑞金二路街道积极搭建对话平台,通过“瑞金共话”、五级矛盾调解机制等,推动矛盾问题及时沟通、共同探寻化解之策,努力平衡处理好优化街区营商环境和打造宜居“零距离家园”的重要关系。

辖区覆盖淮海路TX年轻力中心、复兴公园INS乐园、158found……衡复风貌区东段酒吧比较密集的瑞金二路街道,收集了今年1-7月各条线部门投诉举报以及派出所警情数据,根据警情数据显示,年前年后与酒吧相关的警情数据较高,最高达到每月近300件。在街道牵头开展“微醺”社区引导治理以来,警情数据明显下降,特别是在夏季酒吧客流量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与今年年初相比,5、6、7月下降近16%、36%、51%。其中,街道、市场、环保条线,居民投诉工单量,相较于年前年后,二季度投诉单量基本平稳,总数稳定在20件左右,并在7月达到最低值。

  自治破局    酒吧行业联盟成立  

面对新业态的崛起和对老社区造成的影响,瑞金二路街区内几位大中型酒吧主理人主动联合,寻求解决之道。他们意识到作为商业经营者,担当应有的社会责任义不容辞,面对越来越多的酒吧同行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只有主动换位思考,通过行业自我管理、良性经营,才能平衡好新业态发展与老社区安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街区与社区的和谐共生。因此,大家萌生了组建自律联盟的想法。

组建自律联盟的想法迅速得到了辖区大小三十余家酒吧主理人的响应。在街道的引导下,主理人们参照社区自治的模式,召开筹备会议,讨论联盟章程,还推选出联盟的召集人团队。2024年8月2日,瑞金二路街道酒吧行业自律联盟宣布正式成立,主召集人INS新乐园的主理人蒋晓栋代表联盟发起共同倡议,成员单位集体签署了《酒吧联盟自律公约》。公约涵盖了夜间噪声控制、环境卫生、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联盟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机制,共同维护好街区与社区的和谐关系,促进建立良性有序的商居环境。

瑞金二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商业街区和社区治理上,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一定要守好安全底线和经济发展的高线,对涉“黄赌毒”坚决零容忍。第二是自律和他律的关系,酒吧业主加强自我管理,街道辖区做好服务和引导,适时进行介入干预。第三是共生和共长的关系。作为利益共同体,大家都在相互磨合中共同成长。各方群策群力,贡献智慧,通过行业联盟可以让街区治理形成“自转”力量,通过紧密协作逐渐达成共识,既能保持街区活力,也能让社区居民的生活和谐有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