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夏令营建数据库,上财“与光同行”项目持续关注外来人口子女
2024-08-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今年暑期,来自上海的89名小学生来到上海财经大学,在“与光同行”暑期夏令营中树立未来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是外来人口的子女。记者了解到,上海财经大学这一“与光同行”项目16年来以爱传承,持续关注这一群体,还建立了全国首个超万人数据的样本数据库。

  ◆  曾经的小营员如今如愿考上上财  ◆  

上财的16名大学生和5位老师组成的服务团队,用热情与专业知识,在近距离的接触、交流和互动中为孩子们带来了难忘的夏令营体验。

项目组首席指导专家、上财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媛媛教授向孩子们讲述了项目组十几年来与一届届孩子们接触相处的历程与感悟。她特别提到了曾经接受团队关爱的同学小佳的故事。“曾经的小佳和眼前的你们一样,我们多年前给她发的奖状她还一直存留至今,八九年过去了,就在这个夏天,她如愿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陈教授说,“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次夏令营的经历,在对大学校园与大学生活的感受过程中埋下一颗种子,树立自己的目标,并在日后持续为之付出努力,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未来可期!”

夏令营有游戏、讲座、实地考察。在宽敞明亮的体育馆内,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趣味横生的游戏,“一圈到底”“五子棋”“你画我猜”,每个游戏都是对个人和团队的双重考验,不仅需要快速思考、迅速反应,更需要复盘反思、默契配合。

来自上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长学姐就各自的学习生活,与孩子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什么是经济学,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大学生活是怎样的,为何说它是旷野而非轨道?”“大学生们都有哪些感悟?他们是一帆风顺的吗?”“现在的你可以怎样一步一脚印迈入未来呢?”这些,在分享互动的一字一句中都慢慢有了答案,同学们对未来的目标与向往也被逐渐激发。

项目组特别邀请了上财经济学院黄振兴教授为孩子们带来“生活中的财商”主题讲座。结合学校的财经类特色学科优势,黄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一日小主播”“我来定价带货”等有趣又有意义的交流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财商”的奥秘,增强对于知识的兴趣。

  ◆  已建立全国首个超万名样本数据库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就业机会,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进行大量转移,跟随父母流动至城镇的外来人口子女数量也与日俱增。据统计,在上海,有接近一千万的外来人口,几乎占上海常住人口的40%。而从全国来看,中国有超过7100万的与父母一起到务工城市的外来人口子女。

本次活动由上海财经大学“与光同行”项目组筹划开展。项目组是由上海财经大学学生组成的、旨在关爱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公益类组织。项目组目前由吕庭硕带领,她作为数量经济复合背景的学生,是上财校学代会常任委员和学联骨干,拥有印尼支教、云南元阳帮扶、三门中学实践、线上英语课堂、三下乡等丰富的公益经验、开办多场大型讲座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攻坚的专业学识和技术素养。丰富的经历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她初心如磐,统筹带领着团队行稳致远。

结合政府提出的“小溪流文化”,项目组希望引导开放接纳、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从而使这些外来人口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目前,他们正在通过“启光课堂”“流光信箱”“星光宣传”等途径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倡导社会群体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赋能。

记者还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项目组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史,调研了上海市20余所小学,并对学生的迁移和学业情况进行跟踪,建立了全国首个超过一万名外来人口子女的长期样本跟踪数据库。一届届学子通过调查研究、政策评估、公益服务等多种方式做出了上财人独特的贡献。目前团队主要以开展实地课程,以知识启蒙、技能培养、职业规划等系列课程为载体,提高孩子们的非认知能力,从目前成效的评估来看,对点关爱的孩子们进步显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