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懂的展览,观众究竟怎么看?
青年报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开展以来,给观众带来了多层次的挑战。一方面,古埃及文明的深邃与独特,让即便是资深博物馆迷也直呼难懂,其背后复杂的历史与宗教背景成为观众理解的难点;另一方面,展览虽对猫充满敬意,通过猫神巴斯特等文物营造猫的世界,但实际上,猫咪似乎对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无感”,引发观众对展览趣味性的新思考。
有生以来最大的观展挑战
白领韦小姐算得上是一个资深博物馆迷。不仅是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其他的上海网红展览,尤其是小红书上热议的那些展览,她几乎一个也没错过。但是面对“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时,她却遇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这是一个请人讲解也未必看得懂,不请人讲解是一定看不懂的展览。”她这样说。
7月和8月,韦小姐各抢到了一张“金字塔之巅”的门票,这已经是“拼手速”的翘楚了。7月那次,韦小姐在做了一些功课的前提下去看展览,结果没看明白。“‘真的好精美哦!’我心里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韦小姐笑着对记者说。她这样说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哪一件不精美呢?就是那些五六千年前的陶器,也是精美得厉害,韦小姐觉得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这说明我没看懂,起码没有理解这些古埃及文物的特点。”她说。
而且让韦小姐颇为诧异的是,她发现有些发文介绍“金字塔之巅”的作者恐怕自己也没有看懂这个展览。比如关于“埃赫纳吞巨像”这件重要文物,有人在网上这样介绍:“国王埃赫纳吞(阿蒙荷太普四世),在位第五年迁都阿玛尔纳,推行宗教改革,摈弃众神,独尊阿吞。阿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埃赫纳吞主张只崇拜阿吞,还废除繁琐的神庙仪式,以简洁的方式在露天庭院中与阿吞神直接交流。他自称为阿吞唯一的儿子,神人之间的唯一中介,只有王室才可以参与仪式并与阿吞互动。”
“这简直是一段灾难性的解释。”韦小姐对记者说,“这个人一定只是照抄了博物馆给的文字。阿吞到底是谁呢?长什么样子的呢?埃赫纳吞对阿吞的崇拜,对他的这尊巨像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和影响吗?这样的解读根本就是云里雾里,故弄玄虚嘛。”
倒是青年报记者提供的三个角度,给了韦小姐一些启发。在7月16日,青年报记者发表了《“金字塔之巅”展先睹记:最难懂的展览,其实也很亲近》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青年报记者提出了“古今穿越”“中埃相通”“考古现场”3个观展角度。韦小姐觉得给她启发最大的还是“中埃相通”这个角度,就是将古代中国文物和古埃及文物进行对比着来看,进而看出两大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古埃及文明要比中华文明早得多,这个时间差距,起码可以追溯两三千年。在“金字塔之巅”展览的现场,一张详尽的古代埃及与古代中国发展时间对照表吸引了韦小姐的注意。她发现,当历史的指针拨回到公元前2600多年,也就是大约四五千年前,古埃及已然步入了古王朝时代的辉煌,那时,赫赫有名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以及门卡乌拉金字塔已然耸立,成为了永恒的象征。4300年前的中国,正处于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等文明的温床之中,孕育着未来的辉煌。
就拿器物来说,展览中有一个古埃及的“画有船、动物和鸟类的陶罐”,做工精美,绘法娴熟,这可是公元前53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文物。而同样如此精美的中国陶器“彩陶几何网格纹壶”是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2300年的马家窑文化的文物。两者时间差了几千年。这让韦小姐相当震撼。而事实上呈现中埃古老文明的对话,也是“金字塔之巅”展想要呈现的主题之一。
对于请网上导游进行精讲这件事,韦小姐还是持怀疑的态度。毕竟“野讲解”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有的解说员可能讲关于中国的内容比较擅长,但未必能讲外国的展览,即便会讲外国的,也未必讲得好古埃及文物。而且有的精讲收费相当高,比100多元一张门票还要贵,让人感觉到看这场“金字塔之巅”展的压力太大。“我给上海博物馆的建议是,多增加专家的导览,现在他们提供的二维码扫码听讲解的文字太学术太专业,想要听懂很难,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似懂非懂的。”韦小姐说,“现在都说展览的‘体验感’,那导览服务应该也算是‘体验感’的一种,让人把展览看懂吃透,并且有所收获,这才是真正好的体验。”
如果猫咪会说话……
上海博物馆让200只猫到“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里看展览,倒是一点也没有“拉郎配”的意思的。这个展览里确实有很多“猫”,比如在“萨卡拉的秘密”部分里,人们就可以看到猫神巴斯特的供奉和猫神祭司丧葬习俗等。
古埃及人可能是最早与猫为伴并尝试驯养的古代民族之一。展厅里,有许许多多猫的形象。有的身长、头小,纤细而挺立,有的目光有神,似乎有探询之貌,还有的身体健硕,气质灵动……这些带基座、略有彩绘的猫神木雕,栩栩如生。许多猫木乃伊也出现在了展厅里。古埃及人将猫视为重要的家庭成员,他们将去世的猫制成木乃伊下葬,期待来世重逢。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字塔之巅”展有相当一部分是猫的世界。所以在7月27日展览的第一个“博物馆奇‘喵’夜”,在博物馆门口带着10个月大的猫咪兴奋排队等候入场的胥先生,才会对青年报·生活周刊记者激动地喊:“今晚我要带着猫,去看它的神!”
半个月后,当记者再给胥先生打电话询问那次的观感时,他好像没有那么兴奋了。“还可以吧,就是总是要把猫放在猫包里,背着有点累吧!”那次为了能够获得带猫入内的资格,胥先生还提前给猫补打了一针疫苗,因为只有拥有免疫证明的猫才有资格入内参观,去的场馆当然是猫咪众多的“萨卡拉的秘密”展厅。
“我把猫包拉开一条缝,让猫咪的头可以伸出来,这样它就可以看到展览了。”胥先生其实事先想得是很美好的,那就是猫和主人一起观展的温馨画面。不过自己的猫看到那些几千年前巨大的威严的雕像好像有点紧张,头伸出来看了几眼后又缩回去了,胥先生于是想把猫头硬拉出来,试了几下后也就只能放弃了。
按照博物馆的特别安排,观众可在展厅内特设的猫神庙区域与爱宠留影。这个机会胥先生当然也不会错过。他把猫咪从包里抱出来放在合影台上的时候,特别担心猫会因为紧张而“炸毛”。不过还好,猫咪还算配合。这场合影也就成为胥先生对这个“博物馆奇‘喵’夜”最大的心理安慰了。
“怎么说呢,博物馆是显出了最大的诚意,不仅展厅里有大量与猫相关的文物,地面上还有猫脚印指引标识,耳边也有神秘猫叫声,墙上猫的动画也做得不错,让观众就好像到了一个猫神圣殿。”胥先生说,“但是猫确实对这些没啥反应,它看不懂展览,搞得我也没看好展览,一场下来特别累。”胥先生感慨:“还是踏踏实实、安安静静一个人看展览比较好。”
== 链接 ==
文创产品真的“香”
“博物馆奇‘喵’夜”就这样过去了,“金字塔之巅”展的文创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市民周女士逛展览只逛了一个小时不到,但在上博文创商店里却流连了一个小时,消费了800多元。“这次大展不光好看,文创也赞。”市民袁女士告诉记者,“这次的文创很有意思,比如猫咪冰箱贴,脸上的面具是可以摘下来的;还有小吊饰,我一口气买了8个。”这些外形采用狮身人面像、荷鲁斯之眼等典型古埃及元素的吊饰不光做工好,而且暗藏玄机,“吊饰上有个透明凸起的部分,凑近看里面藏着古埃及元素的画和祝福”,结账时发现,“排在我前面的小姐姐花费了2500多元”。
记者了解到,“金字塔之巅”展首发近600款文创产品,包含“萌神守护”“众神信仰”“神圣符号”“象形密码”“埃及风光”五大系列。被金字塔元素、荷鲁斯之眼、圣甲虫、安卡、阿努比斯猫咪等经典埃及文化符号吸引的观众毫不犹豫地买买买,好几款进货比较少的首饰被买成了“孤品”。二楼,可以将自己的名字拼音转为古埃及象形文字,现场制作成银吊坠带回家的地方,排起了长队。“神秘,好看!”是许多参观者流连忘返时发出的惊叹。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介绍,“这次文创产品是联合几家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文创设计者自己看了也想买,就一定受观众欢迎,这才是成功的设计。”
青年报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