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不是金丝猴?上海科技馆暑假周末营迎大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原来金丝猴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猴王”的,那么美猴王孙悟空是不是就不属于金丝猴了?暑期临近尾声,这个双休日,上海科技馆请来了两位大咖,从化学实验室到金丝猴的世界,让申城青少年们的“科普课”每天不断档。
“秦岭猴王”带青少年走入金丝猴的世界
今天下午,2024“科”好玩了暑假周末营“转场秦岭”,在有着“秦岭猴王”之称的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的带领下,走入了金丝猴的世界。
在中国中部,有一处叫秦岭的秘境,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被称为“秦岭四宝”。密林之中,金丝猴世世代代在此演绎着柔情、勇气和忠诚的故事。秦岭金丝猴是珍惜濒危物种,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是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保护好金丝猴等旗舰物种,也就保护了在其环境下生存的动物物种、动物植被生态系统和秦岭的生态系统。
李保国和他的团队在秦岭驻扎30余年,对秦岭金丝猴开展野外的艰苦跟踪观察。“地球生命有35亿年的进化历史,估计有1200万个物种,但已描述的陆生生物只有124万种,海洋生物19万种,还有很多生物种群我们人类都不了解。”李保国告诉记者,金丝猴作为濒危物种,它们的种群结构如何?它们是如何管理自己来适应环境的?金丝猴的社会又与人类社会有什么共通之处?这是他们开展跟踪调查的原因。
虽然野外观察工作很艰苦,有时候在跋山涉水找猴子,花七八个小时的时间才能看到几分钟的猴子,但在漫长的“找猴”“认猴”过程中,每一次有新的发现都能让人觉得值得。“很多发现都很有意思。”李保国说,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让很多人都以为猴群中一定会有“猴王”,但秦岭金丝猴中却没有。
“秦岭金丝猴是松散的母系社会。它们由好多一夫多妻制的‘家庭单元’组成,每个家庭单元内由一只成年雄猴、若干具有繁殖能力的雌猴以及它们的后代组成,家庭之间有等级高低的区分,若干个又会组成一个繁殖群,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成族群。另外‘光棍’们又会组成个光棍群,光棍群和繁殖群互相博弈,使得猴群不断发展壮大。”
李保国说,几十年来的保护也显现出了效果,秦岭金丝猴在30年前大概是3500多只,现在将近5000只,种群恢复了1000多只。过去秦岭金丝猴在陕西的5个县有分布,现在范围扩大到8个县。“未来可能物种濒危等级也会下降,这是件好事,说明种群灭绝指数和受威胁程度都降低了。”他表示,而这样的保护行动需要更多人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也是今天开展这样的科普活动的意义。
本次讲座也是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公众自然科普及宣传教育项目活动之一。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小明介绍说,这一项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资助,以“城市如何重构自然”为理念,专注上海市公众自然科普及宣传教育,通过组织一场自然科普讲座,策划一系列自然科普实践活动,形成一套自然笔记,引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发现身边自然、感受自然,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能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家园。激发社会公众潜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跟随B站UP主感受奇妙的化学反应
带领青少年认识自然之外,这个周末上海科技馆还安排了另一场认识世界构成的科普秀。昨天下午,不少青少年在另一场暑假周末营上与B站科普达人“邂逅”,感受了一把奇妙的化学反应。
网名“真·凤舞九天”的B站化学科普达人、科普作家杨帆走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现场300余位青少年带来了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化学实验互动秀。
在化学实验秀环节,杨帆通过“化学荧光棒”“铁的色彩”两大实验,展示了反应前后溶液颜色的绚丽变化。随后,化学教科书中经典的碘钟实验、蓝瓶子实验、银镜反应等纷纷走出课本、走进现实,从枯燥的反应方程变成了鲜活有趣的实验现象,让现场气氛火热异常。
杨帆还演示了化学实验的“另类创新”——在经典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从而产生新奇的化学反应现象。会变色的干冰气泡、鲁米诺试剂的双色荧光、铂的震荡火……经典原理的创新演绎犹如一剂催化剂,更是激发了现场大小朋友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大学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将化学当作业余爱好的杨帆表示,兴趣在自己做科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知识的准确和严谨则是科普的地基和准绳。他也希望能带动更多青少年对于化学的兴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唐勇则表示,科普工作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中国化学会正式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员会致力于推动化学领域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化学科普工作,通过科普漫画、科普剧、科普教育片等多种方式打造优质科普作品,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始终保持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热情。与上海科技馆的这次合作也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尝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