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可能是图“骗”!假冒留学生,谎称境外转账延时实施诈骗
2024-08-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个别不法分子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留学生身份、以境外银行转账延时为幌子设下诈骗陷阱,给商家带来经济损失。在不法分子别有用心的套路里,图片可能就是图“骗”。

7月21日17时许,一名男子走进3号线上海火车站站换乘通道内的一家手机店,选中一部4300元的手机后,爽快地用手机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钱款。

可是,店主陈先生并未即时收到钱款,该男子竟然谎称自己是外籍留学生,因为外资银行转账需要几个工作日时间,所以存在延迟到账的情况。

“当时他和我加了微信好友,他把国内大学的‘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确认表’,以及外资银行700欧元转账记录截图微信发给我,虽然转账截图是英语界面的,但看到收款人和账号都是我本人的,所以并没有怀疑他,就让他先把手机拿走了。”陈先生向警方描述当时的情况。

可是,过了好几天,本应到账的700欧元却始终没有踪影。7月29日,陈先生通过微信联系“留学生”询问情况,对方称由于境外银行处理流程的原因造成延迟到账,为表示诚意又重新转账800欧元,并将转账记录截图发给陈先生。未料想,直到8月1日陈先生仍未收到上述2笔转账款,便再次联系“留学生”。这一次,“留学生”答应通过外资银行转5000元人民币到陈先生的支付宝账户,并再次将转账截图发给陈先生,让陈先生耐心等待。

“之前几次我在微信上跟他催款,他会回复我。直到8月3日,我和他发微信,他不再回复消息,打他手机也联系不上他,感觉自己可能被骗了。”迟迟未收到钱款的陈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向轨交警方报案。

经调查,该男子伏某并非留学生,且已离开上海。8月8日,轨交警方在江苏警方的配合下,在江苏扬州将犯罪嫌疑人伏某抓获。到案后,犯罪嫌疑人伏某交代,自己为实施诈骗,通过伪造国外社保信息,向国内大学提交“留学生申请”,并将申请页面截图保存,以此冒充“留学生”身份。同时,伏某持无存款的外资银行卡,通过手机银行APP发起“预约转账”,并将英语界面的交易截图提供给商家,以骗取商家信任拿走手机后逃离上海。

事实上,陈先生并不是伏某骗局的唯一受害人。7月21日,犯罪嫌疑人伏某以同样的手法在本市某购物广场数码店内骗取2部单反相机,价值人民币14000元。据犯罪嫌疑人伏某交代,其已将诈骗得来的手机和单反相机变卖,用于个人消费。目前,犯罪嫌疑人伏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轨交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商家、市民在使用移动支付接收钱款时,一定要及时确认是否实时到账,注意“延时到账”和“实时到账”、“金额到账”和“到账申请”的区别,不能仅凭证付款截图就掉以轻心,在确认转账金额真实到账之前,不要与任何人完成交易,以免上当受骗。如遇到此类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