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杨浦有个让老旧小区“逆生长”的年轻“老法师”
2024-09-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区和老居住区,杨浦一直以来都将城市更新与宜居安居深度结合。不知从何时起,上海市杨浦区住宅更新发展中心主任陈颖就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让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

在杨浦城区建设转入存量提质的新阶段,这些年来,她忙着积极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美丽家园”住宅修缮、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城市更新工作,助力杨浦老旧小区“面子”“里子”同步焕新,为城区面貌蝶变、居民生活跃变按下“快进键”,让杨浦“人民城市”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  坚持创新,将“民生洼地”建成“宜居高地”  ◇  

陈颖是一名在杨浦出生、上学、工作、成家的“老杨浦”。从2004年加入杨浦区房管部门从事老旧房屋改造工作至今,迄今已是第二十个年头。她开着车经过熟悉的杨浦大街小巷,常常回想起小辰光这里原本的模样,对比如今已变得崭新的老小区,常常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2005年起,她和同事们便承担起了成套改造任务,陆续通过改扩建、加层、抽户、拆除重建等方式,完成了65万平米的旧住房改造,尤其是2007年成功实施了全市首个拆除重建项目佳木斯路163弄,成为全市典范。

2022年,“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启动,面对政策更迭,她和团队成员相继完成东郸、凤南、内江大板房、凤城三村130号甲乙丙丁100%签约、100%搬迁,用不到2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区超60%的任务。这一个个满分答卷的背后是一个词——攻坚克难。

剩余项目之所以“难啃”,一大原因就是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内江大板房两幢5层建筑因为正好压着控江路道路红线,外部已无扩建空间,又因是预制板装配式结构不支持加层,只能先抽出80户条件最差的朝北户异地安置,才能完成改造。但这个方案除了边套,其他部位均无法实现“一门关”,因此方案未能通过。今年第三次启动时,她们收到200多条建议,其中居民最关切的就是实现“一门关”还有加梯。然而原本改造空间就已不够,哪还容得下电梯?为此,她们绞尽脑汁:既然两个问题单独无法解决,如果联动考虑呢?最终她们向居民推出了将原两个单元合二为一,退让出原单元间的空间的方案,做到全部“一门关”,还成功配备电梯。

和大板房不同,凤南一村用地不再逼仄,四至范围规整,是所有项目里改造条件最好的,如何精心裁剪这块“大衣料子”成为这个项目的课题。此前,陈颖和团队成员对杨浦全区剩余项目进行了初步研究,经排摸有巨大的安置缺口。为此,他们在凤南方案设计时将项目的增量房屋和剩余待改造项目安置缺口的房型提前匹配,为项目推进做足“提前量”。凤城三村130号甲乙丙丁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29日,甲乙丙丁就创下3天完成征询、签约、搬迁3个100%的最快纪录。此外,控江街道公服设施非常缺乏,补齐这项短板的任务也交给“大衣料子”:新凤南将配置6400多平方米公服设施,社区食堂、图书馆、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中心、托育点、养老托管点等应有尽有,未来的凤南注定充满活力。

8月25日,杨浦最后一个“小梁薄板项目”黄兴路1039弄项目在预签约阶段签约率就已超95%,这意味着9月12日正式签约当日即可生效。这样的结果让陈颖无比兴奋,“我们将成功打赢‘小梁薄板’收官战。”

  ◇  用心用情,把“居民心事”当作“修缮蓝本”  ◇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区和老居住区,杨浦大量的老旧小区面临着更新的课题。从2003年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以来,历经了“里子工程”“美丽家园”建设到现在新一轮“美丽家园”,期间,她和同事不断根据政策与居民需求的变化,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里子工程”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杨浦区住宅修缮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杨浦区“美丽家园”住宅修缮项目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指导旧住房修缮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而她也见证着一个个老旧小区穿上新衣、展现新颜。

“修缮在建筑领域是个小工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个大事。”她总是跟团队成员说,老旧住房修缮的最优解题思路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抓好每个小区的特点,为居民“量身定做”最优方案。比如,为解决原辽源花苑居民活动空间局促、缺少管理的“心病”,采取的方案是让三个老旧小区“破墙合体”,腾出的700平米被打造成社区中心花园,曾被围墙阻隔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了“家门口的会客所”。又如军地合作的邯郸路50弄项目,她要求设计团队充分考虑居民及军属的职业归属感以及小区以退休老年人为主的实际,为小区打造盾牌形状门牌,还通过新增健身步道流线、加设助老扶手等措施,打造适老健康社区;再如明丰苑项目,因地制宜开展海绵化改造,通过小区花园铺设透水路面,畅通微循环,解决小区“逢雨必涝”的积水问题。

  ◇  建管并举,以“靶向发力”实现“双向赋能”  ◇  

杨浦作为老工业区,老式售后公房、早期商品房为代表的多层住宅量大面广,老年人口占比高,群众“爬楼难”问题亟须解决。而加梯作为居民自治项目,她和团队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通过建管并举,助力实现社区治理新格局。

从杨浦加梯工作启动伊始,她和同事就不断思考如何让有意愿加装电梯的居民尽量少走弯路。2020年,她和团队成员委托专业单位对区域内15044栋未设置电梯的多层住宅进行现场勘测和排摸,绘制形成全市首个加梯地图。同时,还制定发布了符合杨浦实际的《杨浦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实施细则》,对加梯各环节进行规范督导,为“悬空老人”解决烦心事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加梯中的各类难题,她和团队成员加强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扫清各类“拦路虎”。

为效降低加梯成本,缩短总体工期,她还与团队以规模化推进为着力点,探索加梯从“个产到量产”的路径。2022年起,陈颖要求各街道在“美丽家园”工作开展的同时,开展加梯方案设计和居民征询。2023年9月21日,民京路838弄7号楼电梯开工,成为杨浦区首个整体加梯小区。目前,明丰苑小区也已完成整小区可加装门幢签约,有望实现整体加装。

不仅如此,她还提出通过加梯的小区环境硬改造赋能社区治理软实力同步提升。即一方面,指导加梯推进工作小组和指导中心积极参与意愿征询、业主协商、矛盾化解等工作,鼓励居民成立门栋“加装电梯自治小组”,做到“楼组的事一起商量”,让业主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共识,促进社区善治。另一方面,要求各街道按照“建设一个、验收一个、接管一个”的原则,抓好验收移交工作,落实管理责任,培育业主主体责任意识,同时,推动相关物业服务企业提早介入、全程参与,保障电梯后续安全平稳运行。

让陈颖感到欣慰的是,变化在悄然发生,从“要我装”到“我要装”,居民从参与中不断增强获得感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自豪感。自2015年启动首台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东银茗苑小区1号楼以来,杨浦全区已累计加装电梯881台,今年计划完成300台的加装任务,越来越多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幸福好“升”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