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光影荟萃,今潮8弄“海派中秋”再添新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视频
光影、美食、非遗、文创、音乐、舞蹈……今天的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格外热闹。围绕“中法交流”“海派国潮”“流动美学”三大关键词,“弄月·中西”海派中秋灯会、“艾贝尔之梦”法国光影巡游、国风主题巡游“神仙拜月图”、“狮耀中秋”国潮市集、“线狮少年”福建国家级非遗艺术表演等精彩活动轮番登场,让节日来访的市民游客感受到属于上海中秋的“中国美、上海味、国际化、年轻力”。
夜幕降临,来自中国与法国的表演艺术家们联袂带来了“奔月”多国舞蹈光影演出,中国雅韵与法国唯美接连绽放,涵盖光影、杂技、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中秋佳节的今潮8弄妆点得热闹非凡。
随着悠扬而唯美的乐曲声响起,“神仙拜月图”国风主题演出率先登场,一群身着法海寺、永乐宫、敦煌等壁画复原款汉服的女子,沿着海派历史建筑“扆虹园”间的小径鱼贯而出。演出以舞蹈形式再现了中秋“拜月祈福”的传统习俗,亦动亦静,有些演员盈盈伫立似亘古不变的月,有些则时而手持琵琶、月琴、笛、手鼓等乐器惊鸿起舞,时而挥动红绸扇旋转起跳,表达着对美好与圆满的憧憬。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新潮,随着隽永而有力的汉服音舞共振于当下,令现场所有观众感受到中国美学的无限诗意与生命力。
随后登场的则是曾在全球举办超过2000场演出的“艾贝尔之梦”法国光影巡游,4位来自欧洲的表演艺术家脚踩高跷,头顶熠熠生辉,时而聚集,时而散开与观众互动,憨态与威严并存,笨拙与轻盈同行,最终将一轮“明月”升至空中,8位汉服女子环绕周围,天边月与人间月,中国美与法国美,新旧建筑间多重元素交融的视听震撼惊艳众人,而这一幕中西“共升一轮明月”的场景也传递着“和美与共”的美好寓意,共贺中法建交60周年之谊。
中西方文化对于“月”虽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达,但奔月追梦、憧憬美好的情怀却不因地域、语言而迥异。中西“共升一轮明月”的美好画面,不仅是中法两国跨文化情感相连的具象表达,也是对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品格的生动诠释。“奔月”多国舞蹈光影演出在城市“新旧共鸣”的街区舞台举行,一面是持续焕发新活力的百年弄堂,一面是冉冉升起的城市未来消费新引擎,新与旧的交汇共振,中与西的时空对话,通过演艺的力量贯连一起,展现了城市更新的全新样貌。
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推广负责人崔怡怡表示:“在文旅商体展加速融合的当下,今潮8弄连续第3年打造的海派中秋灯会系列活动亦积极回应该思路,糅合可拍、可逛、可看、可买、可手作的复合体验来创新消费场景,提升百年弄堂的商业活力,推动四川北路消费提升。”
记者了解到,这份表达不止于当晚,未来,还将在今潮8弄、乃至滨港商业中心整片街区中不断延续,围绕“娱文旅商·大美共享”的美好蓝图,以“百年穿越、中西碰撞、时空对话”的多元魅力,实现四川北路提升发展的崭新图景。后续,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还将每周带来“新花样”——国庆潮汕美食文化节、第二届虹口书会、海派文化中心虹口主题建筑投影秀、非遗蓝染手作工作坊等缤纷活动将接踵而至。一系列创新融合文旅商体展新模式的内容,将为市民游客不断带来一场场潮流、有趣、海派味十足的文旅体验,成为赋能个性化出游、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的强有力抓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