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荒野机器人》传递温暖与力量,文学性决定影视改编的灵魂高度
2024-09-20 文教

《荒岛机器人》剧照。

动画电影《荒野机器人》9月20日将在中国上映,而其原著小说《荒岛机器人》也已由接力出版社引进出版。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最近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又开始多起来,这说明传统文学依然是影视剧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青年报记者 郦亮

《荒岛机器人》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彼得·布朗的最新力作,写的是一个和人工智能有关的故事。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认为,书中主角机器人“萝丝”在荒岛上展现出的思考能力、悲悯精神以及正义感,使得它超越了机器的范畴,更接近于人类。“作品着重描写一个机器人产生情感的过程,而情感正是推进人类历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相信这也是电影要着重传达给观众的。”

据悉,《荒岛机器人》及其系列图书全球销量超过340万册,版权输出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该书简体中文版的接力出版社的资深总编辑白冰对记者介绍,《荒岛机器人》不是一本简单的儿童小说,其中也有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元素,“里面有情感,有母爱,有自然与科技的冲突,也有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伦理思辨,有很多独特的教育理念,每个人都会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白冰说,“电影通过影像、音乐和配音,给我们沉浸式体验;小说则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想象和感悟,在心中构建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荒岛世界,这是一个审美享受的过程,也是我们,特别是孩子自己学习创造的过程。”

在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传统文学作品几乎淡出了影视剧改编,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网络小说。但是最近这种情况又有了一些变化。上个月上映的动画电影《守龙者》就改编自澳大利亚女作家卡罗尔·威尔金森的同名畅销小说。电影是由中国和西班牙联合制作的,而这部小说之所以引起双方的同时关注,就是因为作品以汉代中国为背景,融入神话色彩,构筑了引人入胜的情节。

另外,最近又传来消息,“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午夜阳光》即将改编成动画片。据悉,《午夜阳光》从始终17岁的非人类男孩爱德华视角出发,重新讲述《暮色》中他与贝拉在校园相遇的青春爱情故事,这与《暮色》中的贝拉视角恰到好处地形成对照。当然,这也使得作品尤为适合改编成影视剧。

对于传统文学改编之风的回归,资深出版人章秦川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相比读者众多、想象力丰富的网络小说,传统文学的优势还是在于其文学底蕴的深厚,这个底蕴可以让影视剧拍得更为扎实,成为经典的概率也大幅度提升。过去很多优秀影视剧都是改编自传统文学,这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参照,说明传统文学和影视的关系从来都很密切。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