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毕加索时,我们在看什么?
展览现场。
青年报记者 冷梅/文 受访者/图
位于外滩的东一美术馆策划了一次双展并置:“行云流墨——巴黎赛努奇博物馆藏现当代中国绘画展”与“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法国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展”展开时代呼应,让我们得以窥见20世纪艺术巨匠群力创新的波澜壮阔,也见证了东西方艺术家在各自文化土壤中探索现代性的非凡历程。近日,记者专访东一美术馆执行馆长谢定伟,听他聊一聊艺术史上这些瑰丽的片段,今天我们在围观现代艺术时,究竟应该看什么?
聚焦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9月26日,“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法国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以莫迪里阿尼和毕加索为代表,展出包括莱热、布拉克、米罗、德兰在内的18位先锋艺术代表人物的61幅作品。囊括9件莫迪里阿尼与5件毕加索真迹,这也是莫迪里阿尼作品迄今为止在国内的最大规模呈现。
此次展览将20世纪前半叶最具影响的重要流派分为“立体主义”“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梦中画”及“色彩与表现”四大展区。
“为什么这次展览要专程来讲立体主义,是因为印象派作为经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打开了一扇大门,绘画艺术不再需要像照片影像一样具象,由此开启了全新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而现代艺术的发展初期拥有两个重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巨大,这两个流派就是立体主义和野兽派。立体主义后期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法国艺术家费尔南·莱热,但是他和布拉克和毕加索的平面方块形状又有所不同,他呈现的是圆柱形的立体主义,这次展览也是莱热作品在中国的最大一次集中呈现。”谢定伟说。
《戴帽子的女人》 巴勃罗·毕加索
从莫迪里阿尼到巴黎画派
作为展览的引进方和主办方,谢定伟认为,东一美术馆的办展理念,是希望呈现世界艺术史的一些重要节点、重要艺术家及其重要作品。
他解读道,此次,莫迪里阿尼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画家,并不代表某一个具体的“主义”或流派,一般艺术史论家把莫迪里阿尼归为“巴黎画派”。有意思的是,巴黎画派并不特指或定义某一具体的艺术流派,而是将一部分在20世纪前期活跃于巴黎的艺术家都归为“巴黎画派”,这跟上海将所有居住在上海的画家都归为“海派”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的是这两个表述都缺乏形象的定义。莫迪里阿尼非常特立独行,绘画风格带有鲜明的个人标签,也让他在整个画坛独树一帜。如今,他的绘画作品已经处于世界前十的拍卖“天价”,这样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也应该有所了解。
四个展区中,从打破规则的“立体派”早期发展看艺术家对权威的反叛,到“巴黎画派”莫迪里阿尼聚焦艺术家的自我,再到“稚拙派”和“超现实主义”关照创作中的自由表达,最后以色彩为线索展现先锋派的艺术表现力。这些珍贵藏品带领观众穿过现代艺术长达半个世纪的轨迹,鉴赏20世纪的先锋艺术家如何以个体思想突破时代局限,以艺术创作摆脱形式桎梏。
谢定伟为观众讲解。
由皇冠上的宝石窥见艺术一隅
通过展览,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在20世纪前期如何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挑战自身创作的革新。毕加索和布拉克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形状与空间的实验,与此同时,部分中国艺术家吸收了西方理念后,对传统中国绘画也作出了创新和发展。
东一美术馆酝酿数年,不遗余力做一个艺术审美的“耕耘者”。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打开这扇“美学”天窗,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你从爱上莫奈的《睡莲》开始,一部分观众会有兴趣去了解莫奈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去研究他的艺术表达对世界艺术长河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而去了解艺术史,了解欧洲文艺复兴、绘画流派和技法的迭代。走进美术馆,就是通向艺术浩瀚宇宙的第一步。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文化艺术更是见证世界文明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谢定伟看来,提升艺术审美能力,不只是针对学术圈的小众人群,公众也需要先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那么,今天我们看毕加索时,究竟应该看什么?谢定伟认为,那些享誉世界最著名的画家,就像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一般,正是吸引公众去求知、去探索的超级IP,并引领他们去打开艺术的大门。“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也经历了众多发展时期和创作风格,年轻时他也画得很好,很具象,后来经历蓝色时期、玫瑰时期以及立体主义时期等。这次展出的毕加索作品局限于立体主义时期,观众不妨从这五件毕加索作品中去观察他在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风格,在作品具体的风格特点中细细品味微妙的处理和变化。”
青年报记者 冷梅/文 受访者/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