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万票房续写传奇,《剧院魅影》上海站收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与上海有着整整二十年渊源的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对中国音乐剧有着极大的意义,它见证着中国音乐剧市场从起步到日臻成熟,也陪伴了数代国内音乐剧观众的成长。10月13日晚,这部刚刚庆祝完“38岁”生日的剧《剧院魅影》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挥别申城观众,继续踏上巡演之路。在上海,它59场演出实现100%上座率,创下8000万票房,97031人次观众现场观剧,持续领跑中国音乐剧市场。
※ 十年重逢诞生众多名场面 ※
在过去48天里,上海大剧院就像是魅影大家族的“会客厅”,来来往往,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团聚故事。首演当晚,两代“小C”玛妮·拉布和格雷丝·罗伯茨携手唱响“think of me”,恍若时光倒流;当“熊叔”约翰·欧文-琼斯悄然现身后台,与“魅影”乔纳森·洛斯莫夫同框;而中文版《剧院魅影》演员的齐聚回归英文版演出现场,也为“魅影中国计划”创造了又一次特殊的瞬间。
虽然新一轮的国际巡演刚刚开启,但是剧中的演员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粉丝。每晚在演职人员出入口守候的粉丝,总会有惊喜上演,其中的一面感谢锦旗就曾让“劳尔子爵”马特·利西惊讶到合不拢嘴;而签售会上,观众队伍里递过来的二十年前的节目册则让玛妮·拉布感动不已……无论是新人还是老卡,剧中演员对上海观众的热情感同身受,“非常亲切,大家就好像老朋友一样。”
知音难求,但在上海,它的知音无数。二十年来,“魅影”与上海这座城市不断上演的故事,不仅映射出上海文化敢于弄潮的勇气,也让世界看见上海这片文化沃土,吸引着全球标杆性的演艺项目纷至沓来。而越来越多如“魅影迷”这样高素养的观众,则让更多海外团队愿意来、还想来、留下来。
※ 数据展示大剧文旅融合新成就 ※
作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文艺生活新方式,音乐剧不仅是演出市场的“硬通货”,也是文旅融合的新增“流量池”。根据此轮《剧院魅影》巡演数据显示,上海站59场演出实现100%上座率,部分增设加座场次也几近秒光。在观演人群中,约有16%的观众选择“跨城观演”,其中有1%的观众来自境外。“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已从一句宣传语逐渐照进现实。而《剧院魅影》的观众黏性也让这一带动效应得到放大,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有94%的观众给出了4星以上的好评,并有近5成的观众表示“会再次购票观看”,进一步延长了观众在地消费的次数和时长。问卷调查还显示,近85%的观众有观看音乐剧的习惯,为演出产品消费的平均票价超500元,每季度都会观看演出的观众高达88%。这些数据也再次印证音乐剧市场对撬动地方文旅消费的强大作用。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本次上海站观众中有超过65%观众是首次进入剧院观看原版《剧院魅影》,从社交媒体的观众分享来看,也有不少观众因为这部经典作品首次走入剧场。
在微博、小红书和抖音这些社交媒体上,看“魅影”则成为外地游客打卡上海的一部分,而剧中演员也都纷纷利用休息时间,随时来一场“city不city”的城市微旅行,并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与粉丝分享城中收获。比如玛妮·拉布对豫园和静安寺记忆尤深,而格雷丝则更偏爱外滩漫步的惬意,对美食情有独钟的乔纳森学会了在“大众点评”找寻心仪的餐厅……《剧院魅影》正成为更多人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纽带,走出灯火通明的大剧院,是夜上海的人声鼎沸和永不落幕的烟火气,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定制自己的“狂欢夜”。
据悉,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出品、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全国运营的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告别上海之后,下一站将转场苏州,继续为观众带去旷世经典的现场震撼。而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驻演品牌“SEE YOU IN SHANGHAI上海见!”中的首批项目也将随之进入倒计时。包括音乐剧《SIX》、沉浸式音乐秀《英雄联盟:双城之战》、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等驻演项目,将助力上海打造“演艺大世界”,促进城市文商旅体展联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