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艺术节共赏东方美学,舞蹈诗剧《九歌》2024全国巡演收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受邀参与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舞蹈诗剧《九歌》于11月11日至12日璀璨登临上海国际舞蹈中心。12日晚以年度收官之姿,为2024的艺术之旅划下动人句点。记者获悉,自2024年6月初次亮相并开启巡演以来,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出品、北京歌剧舞剧院、中演院线、北京云上天幕文化联合出品的舞蹈诗剧《九歌》先后走过了北京、天津、深圳、上海4座城市,12场演出场场爆满,累计吸引近两万名观众一同重拾历史点翠,共赏东方美学。
这部根据屈原同名作品改编的原创舞作,由青年舞者胡阳执导,携手刘杏林、萧丽河、杨帆、阳东霖、贾雷等主创团队,舞蹈演员苏鹏、李祎然、杨晋豪、张翰、耿子博、李艳超、王思龙,黄璐、杜佳润与著名阮咸演奏家冯满天,以及北京歌剧舞剧院一众优秀的群舞演员共同呈现。舞蹈诗剧《九歌》承载着楚辞浪漫与当下情愫,以其现代写意的舞蹈编排、独特极简的舞美设计以及深厚的诗意表达,成为了不少观众的“年度必看”。
舞蹈诗剧《九歌》以屈原的同名经典诗作为创作蓝本,将古典诗歌的意境通过中国舞蹈和舞台艺术表现出来。整部剧作轻于叙事而重于写意,以中国舞传递“意”的表现,借由身体创造的意象,将“东君”“云中君”“山鬼”“河伯”“湘君”“湘夫人”“司命”诸神得以具象化,将“人生的长镜头”浓缩在神话故事的诗性之美中。《九歌》试图提炼出“无神,有我”的价值内涵,塑神,喻人。从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到生命轮回,舞台上的天地人神交织在一起,观照了人类的情感起伏。
舞美设计运用了极简的圆形结构和大小不一的石头,构建出一个空灵而可解读的空间。在灯光与影像的投射下,小小的舞台仿佛是一个天地人神的世界,瑰丽的山水、神秘的云雾、阴阳的轮转无缝衔接,恰到好处地烘托神的形象,创造更自然灵动的氛围。音乐上,《九歌》融合了阮、箜篌和多种打击乐,编曲留白使得诗意如流水般渗透其中,舞蹈与音乐的交织共鸣,完成了这一浪漫且深沉的表达。
舞蹈诗剧《九歌》巡演的每一站,都收获了观众热烈的反响。每一场演出,都座无虚席。12场演出,近2万名观众一路相随,与《九歌》共赴诗与舞的灵犀之境,品味古韵与当代的默契交汇。始终相伴的目光与掌声,共同谱写了对天地神祇的盛赞,对自然与人类精神的深情礼赞。
在舞蹈诗剧《九歌》收官之际,作为出品方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也将在11月20日迎来九周年生日。自2015年开幕以来,天桥艺术中心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结合,积极探索演出新业态。2024年成功打造舞蹈诗剧《九歌》也正是这一宗旨的延续,以极具东方美学的创作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诗意。此外,天桥艺术中心还成功推出话剧《万水朝东》、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等作品,进一步探索拓展演出上下游业务,持续提升“天桥出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天桥艺术中心也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观众呈现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助力中国文艺的高质量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