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的”上下班快了?上海发布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2024-11-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上海市交通委近日印发《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那么,市民乘客何时才能实现打“飞的”上下班?业内分析,小规模试点会比较快,大规模商用估计要到2035年左右。

该《方案》支持的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包括低空+物流运输、低空+载人交通、低空+应急救援、低空+文化旅游、低空+智慧城市等。

《方案》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主要分三个阶段:建设筹备阶段(2024年年底前)、建设及试运行阶段(2025年年底前)、优化提升阶段(2027年年底前)。在优化提升阶段,将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网络架构,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400条。

业内人士分析,根据规划,可以载人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预计2025年开始就会有一些试点运营,2035年左右大规模商用。对于企业来说,大部分行业研发进程跟这个时间表差不多,早期可能先在低空旅游等场景中率先使用。

对此,上海将推动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按照全市低空飞行起降点规划布局,稳步有序推进多层次起降设施建设,将具有载人飞行、载物飞行等功能的起降点纳入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强化空地衔接和一体化运输组织。

根据航路航线及起降点划设布局情况,完善通信、导航、监视、电磁、气象等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将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与更新,保障设施用地,促进城市空间有效利用。

据悉,在建设及试运行阶段,开展低空公共航路划设研究,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150条,初步构建本市低空公共主干航路网络,建成并投运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成并上线运行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一期),同步协同推进低空飞行起降点、以及通信、导航、监视等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

在优化提升阶段,将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网络架构,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400条,低空飞行起降点、以及通信、导航、监视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

《方案》要求,提升低空空域管理能力。推进空域基础分类划设工作。开展低空空域普查,建立低空空域环境要素目录,建设上海市低空数字空域“一张图”。结合场景应用需求和区域发展要求,探索构建重点区域低空数字孪生系统,编制低空目视飞行航图,上海市统筹划设一批低空飞行航线。研究低空公共航路划设标准和运行规则,探索划设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一张网”。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推动重点地区先行示范。

具体包括:金山区加快低空飞行协同服务管理模式机制创新,做优做强“‘海-岸-城’智慧物流”运输场景;杨浦区加快打造城市核心区复杂环境下的低空物流配送示范场景,探索构建区域内低空航路航线网络;青浦区重点推进载人飞行试验、跨区域低空物流运输等示范场景,探索构建跨区域、跨省域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协同机制;临港新片区加快低空飞行配套设施建设,开展低空融合飞行试点,探索低空融合飞行相关规则、技术、标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