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落幕,“文化新质生产力”取得突破
2024-11-25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作为长三角地区文化相通辐射的见证,为期4天的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11月2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幕。本届长三角文博会突出“破圈跨域”,在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方面也有诸多尝试。文博会实现现场交易金额5445万元,签约金额超12亿元。

  关键词一    破圈跨域  

如果说文化“破圈跨域”,那本届长三角文博会显然提供了一个优质范本。今年长三角文博会展览面积达到8.1万平米,首次采用“1+2”的展览格局,由1个综合板块和2个特色专题展组成。截至目前,四天展期,吸引约16.5万人次参与,实现现场交易金额5445万元,签约金额超12亿元。

今年长三角文博会的两个特色专题展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以2.6万平方米特大场域、九大板块的精彩活动,推出海内外1800多位艺术家、1000多幅主题作品、400多个艺术个展,成为近年来全国具有权威性和吸引力的插画艺术节。而长三角文博会上海国际新茶饮嘉年华暨产业发展大会,是首次由世界城市举办的国际新茶饮大会,也是由政产学研和金融界共商新茶饮发展的盛会

说到“跨域”,长三角文博会今年走出长三角的步伐更大。共计有全国13个省市的70个地级市参展。展会延续了上海与对口支援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让中西部地区在更大规模上“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四川展馆以“活力天府 文化四川”为主题,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非遗传承保护等;云南展区以“以花传情 山海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充分展示云南文化产业成果和辐射东南亚的能量;内蒙古展区围绕“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主题,集中展现内蒙古独特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

本届展会还积极协助中西部参展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广。青海展区以“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主题,展示青海文旅产业的丰富资源;贵州展区以“共饮一江水·多彩贵州行”主题,深化贵州与长三角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吉林展区以“感受冰雪魅力、体验滑雪激情”为主题,展示了吉林的冰雪魅力、自然资源、文化瑰宝。

  关键词二    文化新质生产力  

以往逛长三角文博会有点像逛非遗展,各种非遗演绎项目占了主流,但今年文博会却让人感到了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很多文化产品通过与高科技相融合,焕发了新生。“文化新质生产力”也就成为本届文博会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在文博会“长三角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展区,阅文集团携《庆余年》《全职高手》《诡秘之主》《一人之下》等经典IP的全链路开发成果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青年人的关注。一座由《庆余年第二季》《与凤行》《玫瑰的故事》等年度爆款作品海报组成的立体魔方在半空中悬浮旋转,成为视觉焦点。

展台设置了内容生态、网文出海、IP全产业链开发等板块,通过沉浸式场景还原了多个经典IP名场面。其中,《庆余年第二季》“悬空庙”场景的实景还原让众多粉丝驻足拍照;《诡秘之主》阿罗德斯之镜的智能互动装置也吸引了大量观众打卡。此外,阅文还展出了热门IP改编的有声、动漫、衍生卡牌等开发成果。截至今年,阅文已累计开发有声剧超3.9万部,点击量过10亿的漫画超过600部,上百部动画总播放量超1200亿次。2024年上半年全网动画播放榜前20作品中,阅文IP改编动画占据15部。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强调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文化新质生产力,顾名思义,就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与高科技进行结合。比如这次云南展台,就展示了他们打造新型数字文旅模式的努力。该板块运用前沿XR技术,带游客穿越云南的奇幻世界:从虎跳峡到梅里雪山,领略自然壮丽;乘中老铁路,感受沿线风光;步入花海仙境,体验徐霞客笔下的诗意;与恐龙、大象、孔雀互动,探索自然奥秘等。通过高科技,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大提升了文旅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