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老旦专场登陆天蟾,上海观众有眼福了
2024-11-29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京剧的老生、青衣专场颇多,但是老旦专场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优秀的老旦演员不多,而以老旦为主角的作品更少。然而这一次,北京京剧院著名青年老旦演员侯宇将携《李逵探母》登陆天蟾逸夫舞台。12月1日,上海观众将有幸看到这一出难得的老旦戏。

在学演《李逵探母》期间,侯宇得到恩师、著名老旦演员赵葆秀的倾囊相授。赵葆秀介绍,《李逵探母》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叶,由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和李金泉精心创排。“李逵与李母重逢时那种水乳交融的深情开启了我对这出戏的热爱,也让我立志要向李金泉先生学习此剧。他所塑造的李母形象别具一格,区别于传统的老旦角色,极大地丰富了老旦艺术的表演手段与剧目内涵。”

应该说,《李逵探母》是老旦里程碑式的剧目,开创了老旦行当中新的表演体系以及表演方式。剧中的“李母”为“架子老旦”,要求演员唱念做表并重。如何唱得耐人寻味、让人感动和喜爱,也是侯宇不断在思考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侯宇一直在举行老旦专场,向观众推广普及老旦艺术。本次演出是侯宇个人专场的第四季,演出季自2017年开始筹备,2018、2019年完成了三季演出。暌违上海5年之久,侯宇表示非常想念上海的观众朋友,这次赴沪举行第四季演出,自己也将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负上海观众的热情与期望。

作为侯宇的前辈,已过花甲之年的著名京剧演员杨赤在剧中扮演“架子花脸”李逵。侯宇与杨赤二人每每演出完《李逵探母》,下台后都是大汗淋漓,甚至比扎着大靠都更感疲惫。由于个子偏高,侯宇在演出过程中需要一直蜷缩着身体,弯腿佝腰,以便更为精准地诠释人物,同时兼顾人物的造型美。

此次《李逵探母》开演前,上海京剧院优秀武戏演员赵宏运、魏娟还将带来《武松打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