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书和万里路
2024-12-08
生活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文 李肇/制图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凝固的诗”……千百年来,哲学家、美学家和建筑学家异口同声推崇的比喻,早已揭示建筑已经超越居住的实用性,以形体结构、空间关系、风格特点、材质材料等方面的审美处理生成为一种造型艺术。但建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不仅因本身的卓越设计而成为传世之美,同时也因为一代代人与之重叠的活动轨迹而更具精神内涵。
这几年,“建筑可阅读”在上海越来越耳熟能详,伴随着City Walk的热度,让人们更愿意在历史建筑前驻足观摩。City Walk多半是为建筑而策划的,以一幢幢充满故事的建筑为坐标点,串联起一座城市动人的历史脉络。我们走完一趟或许只要小半天,但城市已经在光阴深处走了很久很久——近代史、改革史、乡村振兴史、产业发展史……就在我们停留的片刻,仿佛闯进了这些建筑所见证的往事,读建筑、读上海、读时代,也读时空变迁中的自己,这是多么奇妙的身临其境。
幸好,“建筑可阅读”并不是一阵子的潮流,是上海一直在坚持擦亮的文化品牌。比如前阵子,团市委将“建筑可阅读”与上海青少年阅读活动结合,策划推出“阅读申城变迁,共建人民城市”——“书香青春”上海青少年阅读活动,发布7条路线,以“走、学、听、讲”等多元化形式,引导青少年走进建筑,探索城市的历史脉络,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激发青少年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与爱国情怀。
可阅读的建筑与书籍无异,常读常新、常悟常新,待长大成人,再立于年少时参观过的建筑前,想必又是另一种人生况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承载城市历史的建筑何尝不是在某种意义上让人两全其美,“万卷书”与“万里路”都在眼前,这些建筑也终将把青少年引向远方,去读中国、读世界、读星辰大海……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文 李肇/制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