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共筑青年希望之城,实现卓越青年与卓越静安“双向奔赴”
现场成立了静安“JA37”民星讲师团·青年汇智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如何共筑青年希望之城,让青年近悦远来,静安有自己的组合拳。在今天举行的2024年静安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暨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静安团区委书记陆迪代表静安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介绍说,这两年来,静安聚焦“创新”和“人才”,打造“安业”“安居”“安全”“安心”的青年发展型城区,同步推进静安寺、石门二路、大宁路街道等三个青年发展型街道试点工作,实现卓越青年与卓越静安相互成就、双向奔赴。
现场还发布了静安青年“more young”数据画像报告,成立了静安“JA37”民星讲师团·青年汇智团和静安青年发展“十五五”规划专家智库。
打造“安业之城”
“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最吸引青年“标签”
这两年来,静安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青年成为“新赛道”上的“种子选手”。据统计,静安全区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40家,拥有(培育)科技小巨人111家。全市首个区级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联盟单位在静安揭牌成立,建立市级创新实验室4家,发布区青年创新游学路线,打造青少年家门口的创新实践地。
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静安研究制定新一轮“1+N”人才政策体系,推出94条人才(团队)扶持举措。深入推动“静英”人才行动计划,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完善青年人才蓄水池项目,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陆迪介绍说,为服务青年人才,静安在特色产业集聚的市北高新、大宁功能区设立“青年人才直荐站”。入选团中央首批“青年小店公益支持计划”,重点在“巨富长”街区凝聚、培育青年小店“主理人”,在苏河湾青年友好型商圈打造全区首个新兴领域青年“团聚地”,助力“两企三新”党建全覆盖,不断充实和完善静安新兴领域青年人才联谊会组织架构。持续拓展“安聚人才”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计划,促进实习就业有效衔接。启动“高校直通车”“青年实干家计划”静安专场暨静安首站推荐官项目。
为积极推动青年就业民生服务,静安全面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建成15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静安寺街道创新开辟“我的小店开在巨富长”限时创业实践空间,连续帮助多位创业青年成功踏出创业经营第一步。
构筑“安居之城”
“多元化体验”“高品质生活”让青年安居更幸福
要乐业也要安居,陆迪介绍说,静安通过“人才安居工程”让青年所居更温暖。比如积极推进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大力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完成筹措3287套、实现供应1978套。率全市首创“青春公寓创建指标体系”,在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联寓公寓、社区型公寓中建幸福公寓、V领地设立“青春公寓样板间”及“青春驿站”,提供限时免租和“人才+U”包服务,并在免费期限住满后给予租金折扣、阶梯式减免等优惠。
截至目前,静安共完成65个社区生活圈项目,倡导“全员社区规划师”理念,畅通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渠道。
静安独具魅力的国际化体验持续满足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静安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2024“首发上海”全球推介启动仪式落地张园,新引进各类品牌首店124家。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展览、艺术普及活动3000余场次。
静安的青年可以近水楼台参加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等“三节汇”、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节、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等一大批备受瞩目的文体赛事、现象级活动。下了班,可以打卡嘉里中心的Jellycat CAFÉ上海限时体验店。“超级IP首发地”上海静安大悦城吸引一大批泛二次元爱好者扎堆打卡,一系列体验式消费和新消费场景在社交网络上火爆出圈。
构筑“安全之城”
“高效能治理”“接纳包容性”让青年安全感满满
在静安,青年生活十分便利,办事也很便捷。原来,近年来静安深化“随申办”静安旗舰店建设,优化线上线下帮办服务,智能帮办系统上线事项增加至44项,新增三级网络帮办服务点,政务服务进一步向功能区、园区、楼宇拓展。持续推进长三角“跨省通办”,加快长三角远程虚拟窗口与22个长三角城市(区)完成异地咨询和在线办件能力建设。
不仅如此,这两年来,静安还积极打造青年喜爱的宜人公共空间。推动“无废城市”智慧平台建设。其中,静安区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更新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在2024年半年度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中,静安区再次蝉联全市第一,实现三连冠。静安区连续两年全市林长制工作考评第一名。在2023年全市市容环境质量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街镇排名中,静安寺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包揽全市中心城区街镇前三名。遍布街角的13家口袋公园,22座24小时开放的城市公园,都让青年得以诗意栖居,随时去除“班味”。
陆迪介绍说,静安持续深耕七浦路服装商业街区,针对“高青年性、高流动性、高外来性”的“三高”特点,搭建“七浦青年汇”平台。又如在共和新路街道探索打造全市首个“儿童平安屋”。石门二路街道建立自媒体联盟,改造完成仲益大厦“益骑暖‘新’”小哥服务驿站,在凯迪克大厦开设“智慧诊室”,让“两企三新”领域青年感受到更多“近在咫尺”的关爱。
构筑“安心之城”
“高水平参与”“全过程友好”让青年共商发展
聚焦青年急难愁盼问题,陆迪介绍说,静安区委、区政府及各成员单位印发的青年发展标志性政策达三十余条,涵盖引才、安居、乐业、优教、益友、守护等“静安青年发展六大计划”。建立“静安产业‘高精尖’紧缺人才培育目录”、优化调整“白领午餐工程”、开办“市民艺术夜校”等一批示范牵动的青年特色品牌项目,关注青年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全面推广“青年夜校”。
此外,静安还关心好“一老一小”两个最“柔软”的群体,极大缓解青年的后顾之忧。目前,14个街镇已经实现“宝宝屋”全覆盖。静安建成了15家科学育儿指导站,新增社区托育托额210个,全区开设托班幼儿园比例达78.4%,位居全市前列。在为老服务上,则继续做好为老服务“一键通”、爬楼机服务、“老吾老”家庭照护、“乐龄有伴”等项目。
不仅如此,静安还通过“人民建议征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等制度安排带动更多青少年“以青春之智助力静安善治”。全市首创走进政协、模拟人大、进入高校的培养模式,获全国模拟政协提案优秀奖1人、市优秀人民建议1个。开展“两企三新”党建全覆盖工作以来,带动“两企三新”能人参与基层治理1191人,开办全市首个“两企三新”创星营。先后建立99家青春社区和86家青年自治理事会,激活社会治理青春密码。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全力推进宜学、宜居、宜康、宜创、宜业等青年发展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融入全区规划编制。打造静安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城区样本。出台更多青年发展政策和惠青资源导入为重点。将青年民生的‘痛点’转化为青年工作的‘支点’,让惠及青年民生的政策可感、可知、可达。”陆迪介绍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