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番茄不会要求我早上8点就到!”他们回归乡村开启农场之路
2024-12-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因为番茄不会要求我早上8点就到,24小时回复!”“因为玉米不会半夜给我打电话,说明天要结2个芒果!”因为想吃到好吃的番茄,95后周程聪开启了农场之路。生态农业的理念又吸引了一群学金融、学信息工程的年轻人加入,如今在金山廊下南塘村建立上海特冒头有机农场,最近因为一档综艺节目《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围了》而备受关注。他们有机种植的模式和丰富的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年轻力量。

  // “神仙农场”种植300多个品种的番茄 //  

水渠上建了鸭棚,一群鸭子悠然自得地游弋着,漫步在农场小径上,放眼望去,不仅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还有原木风的主楼和工坊教室,周边有动物之家、一米菜园、有机运营中心等多个功能区。走进占地近300亩的特冒头有机农场,有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松弛感。

这个“神仙农场”由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运营,他们有学生物科学的,有学金融的,有学信息工程的,甚至还有曾在医院任职的医生和羽毛球全国冠军。负责人周程聪是名95后,大学学的农业自动化,是和农业关联最近的一个人。原本他没想走农业之路,一次出国旅游,爱吃番茄的他发现国外能吃到很多品种的番茄,但回国后选择就少了,“要不我们自己来种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周程聪先在绍兴打造了农场,进行小规模种植,由于他种植的有机番茄品质上佳,没想到经过朋友的口口相传,销售量一直在增长,也推着他一步步扩大了产能。

今年,特冒头有机农场在金山廊下有了新家,主要种植销售有机番茄及多种有机蔬菜,包括黄瓜、茄子、胡萝卜、包菜等。周程聪介绍,有机番茄依旧是农场的王牌产品,农场在上海金山、浙江绍兴等多个基地联合种植全球300多个品种,“可以看到露菲橙番茄、雅德番茄、可可豆番茄、上海斑斓小番茄等各类品种,坚持有机种植,自然永续,我觉得有机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因为不使用杀虫剂、农药,周程聪常跟着农技师进种植大棚,腿上套一个农活坐凳,低着头弯着腰,仔细查看每株番茄苗的叶片,发现瓢虫、蚜虫、蜗牛等虫害,立刻手动清除,常常在寒冬也忙得满头大汗。

  // 当一群年轻人都回归乡村种菜 //  

周程聪上一段创业经历在大学,他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拍摄过不少宣传片,这个技能也用到了特冒头有机农场的宣传上,他们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开设了账号,有青年刷到视频,有青年买过他们的有机蔬菜,更有青年来农场当义工体验生活。

有人来了就有人留下。周程聪说,除了上海,他们在浙江、新疆、云南共有5个基地,上海基地有18人,基本都是青年。青年来种菜,感受也各不相同。从市区来到金山乡村近一年,青年王芮的状态已经从紧绷切换为松弛,“尽管要做好农业相关的工作也并不省心,但现在的工作生活节奏让我感到非常舒适,记录植物和动物的成长也很有意思。我也通过种地了解到很多土地与健康的知识,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很喜欢新农人这个新身份。”也有青年员工感叹:“在农场工作收获的辛勤与乐趣,更像是一场心灵之旅。”

就如综艺节目《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围了》里,被问“为何现在年轻人都想去种菜?”来特冒头有机农场体验农活的求职团嘉宾Jack说:“因为麦子不会晚上给我打电话,对颗粒度。”在农场,年轻人们分享着简单的食材,过着质朴的生活,也在用最时尚最创新的种植方式,让农村田园焕发出无限生机。

金山区是上海的农业大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周程聪也在农场运营模式方面有所创新,融合一二三产业,通过有机种植、加工增值和农产服务构建全产业链,他们为孩子开设的双语课程,加入了很多农业专业讲解,让孩子从小感受到乡村是有意思的。

这两年,周程聪见证了青年力量涌入乡村,也看到了不少人因为农业太辛苦而不想留下,乡村振兴这件事总要有人做,他坚定留下做新农人。在他看来,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不仅在于拓展线上渠道,直播带货,更重要的是要为农业带来科技力量,“我用有机番茄的好品质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有了关注度才会有新力量加入。未来我还会继续有机、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理念,继续探索让科技去服务有机农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