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过年的娱乐味道很独特, 第十九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如约而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每年海上年俗风情展开幕,就说明春节真的近在眼前了。“魔都新春娱乐指南——第十九届海上年俗风情展”1月12日在上海市群艺馆如约而至。今年海上年俗展盘点上海人春节的各种玩法,激起人们的种种回忆。此次展览也是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一大看点。
海上年俗风情展作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春节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分别以“衣、食、住、行、游、购”为主题,连续六年呈现了海派年俗的丰富内容。策展人陆寅兰告诉记者,海上年俗展去年聚焦了“购物”,前年聚焦了“漫游”。其实上海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过年时的各种娱乐活动也很有特点。所以今年海上年俗风情展聚焦“娱乐”,以市民的视角观察这座城市,“一道去白相”。
要盘点上海的新春娱乐,首先从家里说起。除夕夜,一家人吃着团圆饭,围着电视机,看春晚,是无数上海小囡最为深刻的过年记忆。除此之外,上海人还有属于自己的“春晚”。《“卡西欧杯”家庭大奖赛》《今夜星辰》《快乐大转盘》《智力大冲浪》《相约星期六》《家庭演播室》《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中国达人秀》……细数那些年在上海风靡一时的电视节目,其娱乐属性和吸引力堪比春晚。
30多年前,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唱卡拉OK是多数人家的首选。青年人的流行金曲,阿姨爷叔们的再忆当年,一场“麦霸争夺战”后,每位家庭成员都展示了文艺水平,年节团聚的热闹也被烘托到了顶点。
春节,除了可以和家人团圆,也可以和朋友相聚。上海的街头很精彩,城市的变化和进步刺激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也滋养出上海人洒脱又自在的娱乐精神。三四十年前,上海的街头娱乐还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由于住房紧张,上海人有把弄堂口、马路边当会客厅的习惯。当时舟山路的沿街曾经常年有一个“康乐球俱乐部”,那可是风靡一时的弄堂游戏。一盏路灯照亮了小区门口人气兴旺的几张棋桌,延平路上的“象棋俱乐部”占足地利。从1980年代起,这里的“象棋俱乐部”就已初见雏形。上海就是这么神奇,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俱乐部。
和上海地标有关的特色娱乐也很多。上海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有江河湖海相伴,人们很懂在亲水之处玩出乐趣;上海也有自己的“山”——无论是海拔100米的佘山,还是后起之秀人造双子山,亦或是耸立于天际线、有如群山的摩天建筑,上海的高度总会让人啧啧称绝。
这几年City Walk很热,其实上海人很早就在研究City Walk了。在上海人关于公交车的回忆里,911路双层巴士一定排得上号——它是上海最早的、也是目前唯一还在运营的公交双层巴士。最值得推荐的911路线,是从武康路的站点出发,一路能看到武康大楼、上海图书馆、环贸、雁荡路、新天地、城隍庙等著名地标,最后到达新开河外滩,走一点点路就可抵达渡口。要是兴致好,再花个两块钱坐轮渡过江,就能直抵陆家嘴——这可能是目前市内性价比最高的游览路线之一了。
今年的海上年俗风情展由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上海市收藏协会共同主办。展览现场,除了图文展示这些经典场景和故事外,观众还能看到市民收藏家珍藏的围棋词典、苏芮、郑智化、张雨生等的CD专辑,以及早已退出舞台的张国荣、黎明、小虎队的磁带等。此外,还有911路历代公交车模型、1000客位上海轮渡-沪航客74模型和上海轮渡、浦江游览票据等收藏品。
海上年俗风情展拉开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春节系列活动的序幕,在此期间二楼的盲盒空间还有蛇年生肖有礼的生肖设计展,从除夕到初七,日日有活动,蛇年木质中国结挂件制作、海派年画月份牌新年灵蛇绘制、“荣耀十年 乐嗨新春”倪夏宇、刘亚伟相声专场系列、上海故事汇、民乐演出、高清电影放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陪市民过节。展览将跨年持续至3月16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