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政协提案,这群华政00后学子在全国大赛斩获一等奖
2025-01-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上海两会即将召开,不少大学生对此也颇为关注。就在上个月,提案中国·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落下帷幕,汇聚了全国800所高校、超过10000份提案,在激烈角逐中,五位来自华政的00后大三学生首次参赛便一举夺魁。他们因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热点、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得此殊荣。但这段荣耀之旅并非一帆风顺。通过这次比赛,他们更加了解政协,也感受到提案不易。

  == 首次参赛一举夺魁 ==  

希望自己在大学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领队蔡燕榕便想着联合几位法学专业的同学组队参加比赛。

在文献研读和资料搜集过程中,他们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年轻人口流向城市。为缓解“空心村”问题,盘活空闲农房及宅基地,“三权分置”机制应运而生——即在坚持宅基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基础上,将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以探索农村集体组织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其中《土地管理法管理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公平、合理补偿,并优先保障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宅基地需求。

但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存在实施困境:法律政策层面缺少切实建议措施,实践层面,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政策了解程度不高,导致法律政策落实难,农民退出空闲宅基地的意愿不高。

基于上述问题,他们试图从法学的专业视角出发,将立法建议归纳为“人、钱、地”三个方面。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向基层干部和农民明确何为“资格权”,加深人们对有偿退出机制的深入理解。其次,推行多元化补偿方式,科学制定补偿标准,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最后,推广各地区成功经验,妥善安排好退出后宅基地利用空间,提升土地价值。

在调研基础上,他们还总结了各试点地区的经验路径,主要为出租、转让、权利转化后转让、权力分离后转让四种典型模式。但在逐渐深入农村调查后,他们发现上海松江区黄桥村的改革模式不符合以上的任何一种模式。如黄桥村实践是把土地集聚起来,换一处建房子,实际上并不存在权利的流动。指导老师也指明,部分现有实践可能并不符合“三权分置”,土地上面的权利并没有流转起来。

在经过黄桥村的调研之后,他们最后将盘活路径归纳为“退出与不退出”。“退出”模式分为农民退出宅基地后,集体把宅基地复垦为耕地,还是将其变成经营性建设用地。“不退出”模式分为农民不退出宅基地,集体通过宅基地与耕地进行置换,还是通过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宅基地使用权。团队还编写了《宅基地改革试点地区实践指南》供试行地参考,调研成果最终也获得大赛评委组的认可。

  == 得奖之路一波三折 ==  

“没有预料到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是极大地肯定。”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一等奖得主——华东政法大学五位大三学生说。没有预料是因为他们一路走来面临诸多挫折和否定。但从他们的经历来看,获奖似乎又是在情理之中。

从去年5月到8月,他们选取宅基地制度改革三处试点地区——上海、浙江、重庆的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探访,并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有了深刻的理解。

最初,五位成员带着项目参加“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却止步校赛。但他们并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不断打磨改进自己的项目。在校级模拟政协比赛中,团队获三等奖,对于这个结果,他们“有点受挫”,但这并未打击他们的士气。相反,他们积极寻求指导,在答辩散场之后,围住一位土地法专业领域的老师,向其请教研究存在哪些问题。这位老师建议他们可以以一个权利入手。

在搜集了200多篇相关文献后,他们逐渐明确了研究方向,即从宅基地“三权分置”问题限缩到资格权的问题。这期间,他们又围绕宅基地资格权问题进行了数百次的打磨与修改。“项目从最开始的实践活动转化为模拟提案,中间经历了数百次打磨修改,甚至会推翻重来。”杨晓彤反复强调,没有什么轻易的成功,不过是不断失败不断尝试。

  == 深入实地调研访谈 ==  

而在准备深入实地调研时,团队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如何选择合适的调研地点、联系访谈对象以及克服沟通障碍等问题都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毅力。

在实地深入农村之前,他们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期间遭遇过无数次拒绝,“被挂过无数次电话。然后一直打,直到他们愿意接受我们去实地调研为止。”而当他们深入到农村之后,他们也发现了访谈的难度。在与政府工作人员、农村老人的交流中,由于身份、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他们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确保准确表达采访问题以及理解对方的解答。尽管如此,他们从未放弃,而是坚持深入农村,与基层干部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力求获取最真实、最全面的信息。

“农村老人年龄偏大,对于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需要把问题转化成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跟他们聊天,但我们对于地方方言不太懂,所以一般会将访谈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回去后再求助来自调研地区及其周边的同学朋友,但相比一般的调查问卷,这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唐京田解释。

不过他们表示,更多的还是收获。在备战国赛期间,团队成员接受了政协委员的专业培训,对政协的背景知识、提案流程及比赛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队员唐京田和杨晓彤先后介绍,模拟政协提案强调一事一案,不仅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更要注重调研过程的扎实与深入。而正式政协提案要求更高,强调提案的针对性、实操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落实到各部门主体。

经过两百多天的艰苦调研,团队不仅深刻理解了农村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更意识到青年学子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提出建设性建议。作为大学生,他们具象化地了解到“宅基地改革”不仅仅只是一份轻飘飘的文件,而是“切切实实属于农民的权利”。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