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00后小鲜肉注意了,代表喊你来当“老娘舅”
2025-01-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首届人民调解员技能大赛总决赛上,最年轻的人民调解员出生于2002年。10名“金牌人民调解员”中,有5人是35岁以下青年调解员。

“别小看青年的力量,上海的人民调解员中,45岁以下的占到了六七成。”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青年代表、上海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孙晔向95后00后的小鲜肉们也抛出了橄榄枝。“还在愁工作吗?不如来当‘老娘舅’。”

人民调解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力军

在调解员队伍中,几乎人人都知道“枫桥经验”。斗转星移,它被流传了下来。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枫桥经验’经过历史的检验充分证明其对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无可替代。”孙晔认为,人民调解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力军。

上海2018年推出“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30项措施,旨在为本市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但在孙晔看来,随着人民调解工作尤其是诉调对接、三所联动、访调对接工作的深入发展,使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出现新问题,面临新挑战。

孙晔介绍说,随着工作实践的发展,如今家事、相邻关系、小额债权、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交通事故等纠纷在全市推广探索实行调解程序前置。据悉,2024年本市调解组织共受理纠纷56.6万件,同比增加21.9%,调解成功49.46万件,同比增加23.4%。

别以为调解工作只发生在以上的这些场景,这些年,上海先后承办了世博会、进博会、花博会等全球性、全国性重大活动。其间也有人民调解的身影。“例如,在第一至第七届进博会期间,市司法局组建进博会调解中心,遴选各区高素质人民调解员驻会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共联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20起,涉及协议金额1440万元。”孙晔说。

此外,上海自2023年起,由公安派出所牵头,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参与的“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逐步在全市部署推广。共有223家司法所、320家公安派出所、268家律师事务所参与,2024年以来协同公安机关已联动化解矛盾纠纷96万件。

孙晔表示,人民调解员起到的是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积极做好普法宣传、情绪疏导等纠纷化解工作,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建议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加入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

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正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新时代“枫桥经验”如何传承?孙晔认为首当其冲的,首先就是要审视当前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为此,她建议,由市财政局专门安排一笔专项资金,扩招一批专职人民调解员。同时,建议市财政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加强和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特别是对人民调解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调解,但未调解成功的纠纷,建议也应该参照办案补贴标准,适当给予补贴。

如何吸纳更多新鲜血液进入这个队伍?她的建议是:新增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可以重点从高校毕业生中去找,这样就能帮助社会缓解部分就业问题,让高校毕业生获得基层一线锻炼。

她还指出,现有人民调解员办案补贴标准主要依据2018年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已经过去近7年,需要与时俱进做出优化。建议社会工作部要求各居村新增一名社工编制的工作人员,专职从事居村调委会纠纷调解工作。

据了解,居村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工作多由居村委工作人员兼任,日常工作繁忙,对调解纠纷的积极性不高,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繁重任务不相匹配,存在潜在隐患,她的建议是增配专职社工编制人民调解员,定岗定人定责。此外,还要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建议市总工会将本市人民调解员技能大赛纳入工会序列劳动和技能竞赛,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指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