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年轻人真了不起!“解密”豫园灯会供电保电
2025-02-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今天,蛇年元宵节,作为首个非遗中国年的元宵节,豫园灯会成为文化“顶流”。豫园灯会“三十而立”,这么重要的大日子,璀璨的灯火背后,却是一群年轻人用科技与汗水编织了一张隐形的安全网。具体负责豫园灯会保电任务的是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去年11月底开始,该公司所辖黄浦供电服务中心80后的客户工程师虞海静和90后的高丰就走遍了豫园商城内的15个客户低压配电间,对低压配电设施、计量装置进行定期巡查,并开展红外测温和环境状况评估,指导安全隐患整改。

这几天,气温极度寒冷,每次巡查工作3到4人分组,至少持续2个钟头,常常越是深夜,越是要提起“十二分精神”,搓搓冰冷的双手,在变电箱的“螺蛳壳道场”里展开“十八般武艺”。记者了解到,黄浦供电服务中心供电服务班有个“民灯服务队”,队员平均年龄30岁,几乎都是90后、80后,常年工作在豫园一线,是确保灯会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守门人”。

你可知道,为灯会保驾护航的电是如何安全稳定供应的?来自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的“解密”信息显示,保电准备工作从去年11月底就开始了。借助改造后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区域转移负荷所花的时间从过去的近半小时大幅缩短到了3分钟。

与此同时,考虑到10千伏百翎站已运行二十多年,设备渐趋老化,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于去年12月2日至今年1月7日对该站进行了自动化升级改造。升级改造中还及时更换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电度表等设备,从而为系统升级更好地保障豫园商圈供电平稳。

就在10千伏百翎站自动化升级改造后通电的同一天,在豫园商城方浜中路上的一处台区,一台0.4千伏配网全绝缘可视化低压负荷转移装置也顺利安装,使得切换负荷时无须再像以往那样通过低压跨接线的方式进行,转移负荷的时间也从近半小时大幅缩短至3分钟,从而能更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地维护好豫园商圈的电力供应。

黄浦供电服务中心供电服务班班组负责人陈沫,80后青年骨干,至今已经在豫园这条供电保障战线上“带兵作战”十余年。“红外测温的协助,就是及时发现哪里有风险点,有可能出现的高温火情,及时排查以确保灯会如常进行。随着每年灯会的灯组数量增加,供电系统也会形成一个短时的高负荷,必须及时排查各种风险点。”

作为一群“幕后英雄”,他们凭借细心、耐心、恒心,确保了多年来灯会供电的“零故障”。“分组的排查小队一定会出现在现场,工作常落于细节。当发现并排查掉一些可能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我们心中也充满了自豪感。排险从不能掉以轻心,豫园灯会30年来,我在这里也工作了大概十几年,这块豫园灯会的金字招牌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托举。”陈沫感慨道,豫园灯会是海派文化的一种传承,逐年看到电力系统的青年骨干通过“老带新”一茬茬成长起来,确保了每年豫园灯会的安全供电,我们觉得这也是一种精神传承。“豫园商圈用电需求逐年递增,也从侧面说明了豫园灯会的灯组数量逐年增加,灯会的质量越来越高。”陈沫说道,这些变化尽在点滴之间,也让这支青年供电保障团队更觉使命在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