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计划8.0版发布
2025-02-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上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计划(8.0版)》,并通报上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事例和上海国际商事法庭相关建设举措。

过去一年,上海法院紧盯审判质效、锚定重点领域、强化府院联动,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建立了一批示范性制度、突破了一批关键性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比如,2024年一审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下降至48天,破产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121天,司法委托鉴定平均用时在2023年下降20.7%的基础上再下降9%,“核查一件事”系统实现10项破产企业涉案信息的“一网通查”。

据介绍,该8.0版计划总体聚焦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更加注重把握营商环境的底层逻辑,更加注重回应经营主体关切的突出问题,从6个方面提出15类举措,细化分解为50项具体任务,将顶层设计“最初一公里”的意图,细化到市场所需、企业所想、群众所盼的“最后一公里”的任务举措。

比如,在服务重大战略实施方面,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在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方面,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在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建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涉外商事纠纷协议管辖示范条款机制。同时,依法规制滥用举报权利的职业索赔行为,依法严格审查涉企行政检查案件。在深化破产运行改革方面,以数助办案、府院联动为抓手,支持破产行政事务协调机制运行,支持建立完善市场化庭外重组机制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还分别通报了10个典型案例、事例。这些案、事例有些依法保护了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有些助力完善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营管理制度,有些推进破产审判制度机制建设,助力市场优化和资源再配置。其中,10个案例涉及规范公司治理、保护知识产权、健全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体现了上海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实践。

比如,在“某贸易有限公司与江某等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案例中,准确认定高管自我交易行为范围,对高管为牟取高额利润损害公司利益的隐蔽行为进行规制,彰显了公司法促进公司治理的制度价值,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10个事例涉及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平台、企业涉诉信息澄清机制、数字经济“审研学”工作机制、长三角一体化司法协作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商事纠纷解决效率,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解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