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专家呼吁:完善生育保障,优化健康管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眼下,上海正聚焦母婴安全、强化生育支持,助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在今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这一“女性健康关爱计划”正式启动。专家呼吁:关注女性生殖健康,全方位保护女性生育力。科学的生育健康管理至关重要,女性都应关注自身生育力,做好健康管理,确保未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目前,女性的生育力管理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女性主动关注生育健康,探索科学备孕与生育力保护的方法。“生育权是女性的基本权利,女性应当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是否生育、何时生育以及如何生育。”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沈奕斐表示,如今,女性的角色非常多元,可以是职场女性,也可以是全职妈妈,还可以是自由职业者、志愿者等,她们努力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多元身份的自由切换。越来越多女性在生育问题上更加理性,既考虑个人意愿,也平衡现实因素,这不仅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体现,也反映出女性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更高关注。
“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的生育黄金期更为明确,生理上的理想生育年龄具有较为清晰的时间范围。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节奏,关键在于掌握好自己的步调。合理平衡生理时间与社会时间,做好规划,才能更从容地面对生育、职业与生活的选择。”沈奕斐副教授强调,女性不必给自己设限,无论是选择生育、不生育,还是其他人生路径,都不应是单选题,而是可以灵活规划的多选题。关键在于做好人生规划,平衡不同选择的利弊,让自己的人生时区既符合生理规律,又保持在可掌控的节奏之中。
生育力不仅决定女性是否能够生育,更关系到女性整体健康。生育健康管理不仅是为了实现生育目标,更是女性整体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育龄女性应定期进行生育力评估,关注卵巢储备功能、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等关键指标。此外,科学的备孕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生育力衰退,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远离有害环境污染物等。
科学的生育健康管理应贯穿女性一生,从青春期、育龄期到孕期及产后,每个阶段都需要关注生育力保护,避免因忽视健康管理而影响未来的生育选择和生活质量。女性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做有规划的生育,更需要科学的方法确保高质量生育。
生育不仅仅关乎个人,还受到家庭、社会及政策环境的影响。沈奕斐副教授表示:“当代女性的生育决策更加理性,是社会全面进步的体现,但女性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如今我们国家的政策更加务实,不再只是简单倡导生育,而是通过生育友好型政策来推动。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制度政策、设施建设、文化建设,为生育女性提供更多保障。支持体系越健全,生育成本越低,社会对生育的认可度越高,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生育。”
今年,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和健康消费品事业部首次联袂启动“拜耳女性健康关爱计划”,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全国落地超过100家“拜耳女性健康关爱专区”。通过适龄女性生育力保护、高质量备孕及妊娠,生育力延续等三大板块,为女性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精准化健康服务和解决方案。专家指出,生育健康管理正在被纳入更广泛的医疗健康体系,但目前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孕期管理,而对生育力保护和产后健康管理的关注仍有不足。未来生育健康管理应向全生命周期延伸,提供更完善的医疗支持,包括青春期健康教育、生育力评估、科学备孕指导、产后康复等,帮助女性更好地掌控自身生育力,维护长期健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